首页 / 历史军事 / 独治大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殿养心,实干兴邦(2 / 3)

作品:《独治大明

刘瑾细心地发现主柱还有一些灰尘,当即便送上一张手帕。

“臣在!”贾俊顿时一个激灵,当即便是跪在地上紧张地道。

朱祐樘用手帕擦了擦手,便对地上的贾俊进行恩赏道:“朕知你负责督建养心殿以来,恪尽职守日夜督业,殚精竭虑调度有方,内监亦称汝废寝忘食。今养心殿四十多日告成,汝乃竭忠尽智之臣子典范,特赐太子太保,赏黄金百两,钦此!”

面对用心又勤劳做事的官员,他并不吝恩赏,特别在金银上会显得更加慷慨。终究是打工人,不能让人光忠心于公司,该给的奖金还是到位,这样才容易换来真正的忠贞不渝。

“臣……臣谢陛下隆恩,臣愿为陛下效死!”贾俊的老泪顿时落下,当即便感动地叫谢道。

这些赏赐只是朱祐樘动一动嘴唇的事,但对举人出身的贾俊已经是天大的荣宠,赐金是朱祐樘的厚道,但这“太子太保头衔”算是天大的隆恩。

对他这种举人出身的工部尚书而言,升任正二品的工部尚书已经是极限,故而兵部左侍郎何琮、吏部左侍郎徐溥和礼部右侍郎刘健等三品官员都压根不将他放在眼里。

只是现在,他竟然得到皇帝赐予的从一品太子太保头衔,地位和身份再上一层楼,今后自己的腰杆无疑更是挺拔,且将来自己亦有机会争取“太子太师”和“太子太傅”。

其实最让他感动的是“竭忠尽智”,自己一直以来负责督建工事之所以比别人要厉害,正是自己比别人更勤奋和用心。

现在“竭忠尽智”从皇帝嘴里说出来,他当真是有了一种遇到伯乐的感觉,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向这位明君效死呢?

朱祐樘或许连自己都没有知晓,一次很正常的封赏,结果收获到一个忠诚度差不多满格的工部尚书。

时隔一日,在看到养心殿正式完工,又巧好遇上吉日,便索性直接搬了进来。

养心殿比东暖阁要大,比某朝的养心殿亦是要大。正殿除了宝座和书案外,东侧是大明的舆图,西侧是京城四品以上官员和地方总督和巡按的名单。

至于宝座上高悬的牌匾,上书:实干兴邦。

朱祐樘终究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像某些穿越者懂得运用心学,亦不懂得该如何让广大的官绅阶层放弃压榨国人做一个慈善家,但知道枪杆子出政权,亦是知道不服打到服就行了。

有着跟两京十三省官员和广大官绅扯皮的功夫,还不是有空多研究如何打制燧发枪,如何将华夏打造成为世界的纺织中心。

朱祐樘召见两位阁老和六部的话事人,虽然所在的地方有小高台,但自己终究是坐着,便给八人都安排了座椅。

吏部尚书李裕等八人分东西对坐,面对弘治帝如此的优待,面对这一座新殿,眉宇间亦是藏不住的振奋。

在弘治改革早朝和罢日讲经筵之时,很多官员都认为弘治是一个懒散的帝王,但事情证明所有人都错了。

这位帝王不仅勤政,而且极有治理国家的头脑,现在更是愿意特意修建新殿在这里跟他们这帮重臣共谋大事,如此何愁国家不兴呢?

阿啾!

万安已经年过七旬,身体难免有所不济,却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旋即便进行认错道:“老臣在陛下面前失仪,还请惩罚!”

刘吉等官员见状,亦是暗暗地望向坐在上方的朱祐樘。

“万阁老近期专于票拟政务,替朕分担良多,朕心甚慰,责罚便不必了!”朱祐樘并不是一个喜欢小题大做的人,却是翻着奏疏淡淡地答道。

吏部尚书李裕等官员对朱祐樘这个回应,亦是感到一阵暖心。

他们慢慢摸清这位天子的性情,只要你是真心替他办事,那么很多事情都是不屈小节,甚至还会主动庇护于你。

万安暗松一口气,便是感激地道:“老臣谢陛下原宥!”

“诸位爱卿,伱们应该都已经知晓扬州之事了吧?”朱祐樘翻出自己想要找的奏疏,便直接开门见山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