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独治大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治四年,风起元旦(2 / 3)

作品:《独治大明

“王祭酒,快到咱们这边来,位置都给你留着呢!”武靖侯赵承庆早已经注意到刚才的一幕,显得十分热情地招呼道。

因成功收复建州,加上顺利推进建州筑城,作为东征军总兵赵承庆亦是加官进爵。

由武靖伯晋升为武靖侯,成为时下武勋集团中的一颗璀璨新星。

虽然自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朝廷慢慢由文官集团把持,但现在武勋集团其实还是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现在终究还不是由文官集团所把持“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朝堂,所以赵承庆凭借着那份英勇,成为时下大明颇有分量的武侯。

据传,赵承庆颇得皇帝的恩宠,打算在撤销宣大总督一职后,由赵承应以大同总兵的身份执掌大同的军政大权。

王华虽然钦佩那些文臣的学识,但亦是敬佩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军,便是恭敬地拱手道:“多谢侯爷!”

因王华是以军功封侯,特别带领军队杀进黎朝王城彰显了文臣的血性,几位武勋亦是纷纷跟王华示好。

“王祭酒,你最近可有南边的消息?”赵承庆的眼睛闪过一抹忧伤,却是压低声音询问。

王华的脸上的笑容消失,轻轻地摇头:“我已经托家中的族人弄到船只到事发地搜查,但仍没有所获!”

他跟赵承庆可以说是同病相怜,在朝廷组织前来吕宋考察金矿的活动中,他们两人的宝贝儿子在风暴中不知所踪。

“他家小子恐怕说的并不是实话,咱们的搜索方向被误导了!”赵承庆远远地望着春风得意的程敏德,心里有了判断地道。

王华亦是有了明悟一般,显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以来,他最揪心的始终是生死未卜的儿子。虽然程敏政的儿子程壎将事情的始末说得头头是道,但这场变故确实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特别李言闻给自己的观感并不差。

现在家里那边一直没有消息传来,而今又听到了赵承庆的判断,让他亦不免怀疑起程壎的说辞。

“我跟你抽个时间进宫吧!”赵承庆认真地提议道。

王华并没有询问赵承庆的计划,显得十分痛快点头:“好!”

赵承庆诧异地望了一眼王华,只是感受到王华对自己的信任,心里反倒是暖洋洋的,觉得王华这个人值得深交。

正是这时,午楼的钟鼓声响起,一个太监喊话:“百官进!”

文武百官由午门左右掖门鱼贯而入,分由内阁大学士刘吉和英国公张懋统领,每个人都换上了一套崭新的官服。

通过城门洞眼前豁然开朗,呈现在眼前的是偌大的奉天门前广场,中央则是五道金水桥,再前面便是奉天门。

很多老臣不由得感慨起来,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现在是他们第四次前来参加弘治大朝会。

当年被定义为儒弱的新君已经成为人人敬畏的暴君,虽然周围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但此次走在最前头的人已经不再是万安。

在过去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有人得到了提拔,亦有人已经丢官回家。

最近几天更是出现两件大事,百官之首的内阁首辅万安被气死,刑部尚书何乔新昨天被关在都察院大牢过年。

只是前者终究已经属于过去式,后者才是时下最新鲜的新闻,更是可能会影响到他们仕途的大事。

文武百官来到金水桥前整理衣容的时候,这里针对刑部尚书何乔新的遭遇,发生了小规模的争执。

“何乔新终究是不贪一文,单此一点,便比大多数官员要强了!”

“呵呵……他确实是不贪一文,但龙涎香和千年灵芝都用上了!”

“整整十万两的奢侈之物,按他这个做法,还不如让他贪点金银!”

……

面对何乔新的功与过争端延续到这里,虽然有人想要维护何乔新,但更多的声音还是指责这个伪君子。

“若是收了一点贵重之物便算是受贿,未必过于苛刻!”

“我没有说收一点贵重之物便是受贿,但十万两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