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谁挡李自成?唯有吴三桂!求月票)(3 / 4)

作品:《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叹了口气:“汉阳县和江夏县可以先放弃,湖北的巡抚衙门、提督衙门、布政使司衙门、按察使司衙门、学道衙门等等,先撤到黄州,再视情况定夺。至于汉阳府除汉阳县之外的地盘,安陆府、荆门州是不是要放弃,都由荆州大营定夺。

而湖南的地盘湖南省的那些衙门先前往郴州!

再给王辅臣、尚之信下旨,湖南的地盘,凡是他们可以收复和保卫的,就归他们来管!

让他们别在广东争了,快来湖南帮朕打吴三桂啊!

另外,也给耿精忠和范承谟下道旨意,叫他们马上调集和招募一万福建兵,派到江西去听杰书的指挥!”

大顺永昌二十八年三月初十,长江武昌段江面,不计其数的“临时战船”组成的船队,几乎铺满了整个江面,全都张挂起了写了“奉天”字样的船帆,浩浩荡荡,借着昨日刚刮起来的西南风,驶向充满希望的武昌城!

乘坐在这些帆船上的可不仅是李自成麾下的“五营兵”,他的“五营兵”才多少人?即便在鄂扎败退后又扩了一波兵,但总兵力也不过两万三千出头,压根用不了那么多的船。

而这次跟着李自成从澧州、常德、荆南迁出来的人口可多达七八万呢!除了营兵,还有营兵的家眷——这些营兵和家眷都在澧州、常德、荆南分了田,才收了一次租子,就得转封了。

好在奉天军眼下形势大好,眼看就能拿下武昌、汉阳二府,手里还有个岳州府暂时也不必放弃,有的是土地可以分配。所以奉天军上下也没什么人不愿意.大家其实也不大在乎武昌、汉阳的地,大家真正想要的是北京城周围的土地!

李自成本人,则坐在一条足足有两千料的大舟船上,还是那一身标志性的白帽青袍,还披着红斗篷,身后站着个大汉,手里擎着一面绣着个“闯”字的红色旗帜。

这面“闯”字大旗,已经消失了二十多年了,今天终于可以重见天日!

而它的出现,也意味着李自成已经“一把上岸”了就在昨日,走陆路进兵的李来顺和刘一虎都派人来回报,江夏、汉阳两城的清军已经跑路,两座大城还有临近的汉阳镇上的士绅百姓,现在都在学着唱《迎闯王》!

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能回到忠于闯王的武昌城,李自成就无比感慨啊!

二十多年前,他从武昌城跑路的时候,那真是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要多凄惨就有多凄惨。当时大顺军上下真是人人都悲观绝望,谁都不能接受大顺朝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从云端跌落的现实。

而他李自成当时也对前途完全绝望了,连继续打着闯王旗号斗争下去的信心都没有了,整天想着的就是找个地方躲一躲先没想到这一躲,就是二十几年啊!

更没想到的是,他李自成居然还有翻盘再当闯王的一天!

这一次一定要好好当了,不能再当砸了.不为自己,就为了来顺、一虎、一枪他们这些闯营的遗孤,也得好好干,不能让他们没下场啊!

李自成眯着眼睛,正盘算着接下去要怎么经营自己的武昌根据地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了熟悉的歌声。

“吃他娘,着他娘,吃着不够有闯王。均田地,当府兵,大家一起逐鞑虏.”

这是大顺永昌二十八年版的《迎闯王》,歌词和永昌元年版的当然不一样了。不纳粮、不当差的内容没有了,大家都不纳粮、不当差,他的永昌政权怎么维持?不就得拷饷了吗?而取代“不纳粮、不当差”的,则是“均田地、当府兵”——这其实是两个配套的政策,想要比别人多均一点田,那就得当府兵!当了府兵后,立了功劳,就能均到更多的田.如果不当府兵,那就只能均到一点点口分田,想要温饱都挺难,只能去租府兵的田。

至于拷饷在澧州的时候,李自成还在小范围内执行了一些没收财产的政策,要不然凑不齐武装一万多军队的费用。不过现在他就要拿下汉阳镇这样的“天下四聚”之一的商业中心了,当然要改变政策。

所以在他进入武昌之前,就派出黄植生、陆一甲和那个被黄植生劝降常德知府薛定国一块儿去武昌、汉阳、汉口宣布闯王新政了。

闯王现在进步了,不抢钱,改收税了!

不过田还是必须要均的,不均田就没府兵,没府兵就没法保持现在的大好形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