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再加吧,兄弟!再见我们就是敌人了!求月票)(2 / 5)

作品:《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虽然你们家老爷子设计孙吉庆反对我,但我依旧会以天下大义为重,不会因此挑起和大周的战争,以至于让北清胡虏之邦占了便宜我可不想咱们辛辛苦苦打出来的只是一个北宋一样憋屈的新华夏!所以我将隆重迎纳小艽为我的侧室,并以之为大明、大周两国非正式结盟的象征!”

李中山的这番话,当然是深思熟虑过的,而通过迎纳大周嘉定公主吴小艽建立大周和大明的非正式盟友关系,也是李中山原本的计划。

虽然大明的账面国力很强,但是面临的麻烦也很多。耿精忠这个逆贼还没铲平,江西大部还在杰书的统治之下,大明的国土被分割成了陆上不相连的两部分。而大明国家本身也只是草创,虽然执行了一套非常进步的国人议政制度。但是这套制度还不完善,直到李中山上次离开南京之前,国人议政之制还局限于朝廷层面和应天府、广州府等少数地方。

如果大明过早陷入了吴周、北清、耿靖的围攻,应付起来还是比较费劲儿的。

而大明由于高举天下正统的旗号,很难和吴周、北清、耿靖当中的任何一家结盟,吴周和耿靖对大明而言是逆贼,北清对大明而言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光是朱三太子本人,就被大清杀了十几次!

不过这三个敌人和大明之间的敌对程度还是有区别的,北清和大明是有亡天下之仇的,哪怕暂时的和解都不可能。

而吴周、耿靖和大明之间是“家国之争”,也就是天下姓朱、姓吴、姓耿,而不是“天下之争”。所以奉行“民为本、君为轻、社稷次之”的大明和吴周、耿靖联个手也不是不可以的。

即便大明朝廷不方便出面,也可以由李中山这大将军出面去和吴周缔结一个非正式同盟或联姻——李中山本人是大明英王,吴三桂早先是大明西王,他们俩是平级的,现在李中山和吴三桂非正式结盟,依旧表明他们是平级的。那么大明自然高于吴周.反正能糊弄一下就行了。

不过这种看着好像是自欺欺人的非正式结盟,对于双方其实也是有实际需求的。

对李中山而言,这场联姻可以帮助他稳定内部的预期——一统海内看起来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但是三分天下看着是挺稳的。那么大家就会支持大将军幕府,一起先把耿精忠这个祸害灭了,把江西的地盘抢到手。

对于吴三桂来说,他同样需要一个三分天下的预期。虽然他的想法是建立一个类似北宋的小号汉家天下,但是大周境内的士大夫们不愿意支持他,都觉得老吴家反复无常,先忠明,再忠顺,又忠清,再再反清复明,现在又脱离大明自立为帝,如此反复无常,恐怕是没有好下场的。而大明是天下正统,现在又搞原君、原臣和国人议政,听上去就很好。所以吴三桂治下的士人都拥护大明!

这就使得吴三桂的政权内武将的质量高,文官的素质差。如“原儒四先生”这样的大儒,吴三桂手下一个都没有。

这也使得吴三桂的政权建设搞得比较差,只能将自己的三个儿子扶植成军阀集团的首领,依靠他们马上管军,马下管民。

这个时候,李中山的淮西红巾军已经开始在叶县城外整队,准备开拔离去了。出现在李中山眼前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红色的队级方阵。一面面红色的军旗,在朝阳当中迎风舞动。李中山脸孔上的表情已经变得无比凝重。

“.顾亭林先生曾经和我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华夏天倾,中土沦丧,仁义道统断绝,天下生灵为之涂炭,亿万斯民皆为奴仆,谓之亡天下!满清入中原者,就是我亡天下啊!救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救天下,匹夫也有责任,何况我等诸侯大臣?

而如今的大明,不是一家一姓之国,而是亿万生民的天下,就算你们吴家也有一份.这满清的天下,毕竟是咱们一起掀翻的!”

吴世璠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如今的大周虽然以一家一姓为尊,但也有你们李家的一份富贵,将来我如果有幸君临天下,你再次也有一个世袭罔替的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