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 / 章节正文阅读

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 第一百五十六章 论天下(2 / 3)

作品:《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

    魏延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当前局势袁绍势大,现在正和曹操对侍,如今袁绍已经攻下幽州,如今北方四州在手。以袁绍雄踞河北四州的势力,曹操与之相比却是差了许多,末将以为曹操早晚会被其吞并。到时候等到曹操被灭了,下一步可能就会轮到我们江东了,以末将的看法,我们不应该坐以待毙,趁着他们对侍时先攻取荆州刘表以待天时。虽说刘表带甲十万但是都没怎么经历过战争,而且荆州派系林立,外强中干,中看不中用罢了。要是给末将五万精兵,某必定为主公取得荆州。有了荆州我们就基本上占据了南方,日后不管官渡谁胜谁败,到时候以大江为线,南北对侍,二分天下。日后在在等中原乱起继而攻取整个天下。”

    刘勋闻言不禁点点头,魏延的话不无道理,但是刘勋来自后世自然知道历史的走向。倒不是说魏延的眼界比较差,想想以当时的情况基本上就可以断定曹操必败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胜的可能性。

    毕竟这个时候对上袁绍的势力,恐怕就连曹操自己都没有信心。在当时真正能觉得曹操能赢的估计也不多,比如三国时期绝顶聪明的贾诩,郭嘉。但是这也只是以胜败论英雄罢了,战争哪里有那么多的绝对,只有打完之后才能盖棺定论。

    想想看就知道了,袁绍在官渡的表现得是有多么的低能才能输掉。许攸,沮授和田丰多少次的正确意见偏偏一次都没听,但凡能听进去一次也不会落的这个下场。但是郭图错误的战略思路却是此次都听进去了,这不能不让人大感佩服。

    在说粮食那么重要的东西,很多人都劝他派个靠谱的人去守卫,结果他偏偏脑袋短路,一意孤行居然派个爱喝酒的淳于琼去守卫,最终直接导致粮食被曹操尽数烧毁,大军分崩离析。

    面对如此危局袁绍也还有机会扳回一局,那就是听从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名将张郃劝谏。让他先保住粮食偏偏冤大头的脑袋在依次短路了,死活没听进去。而是在这个时候居然突发奇想,冒险分兵去攻打曹操。曹操是什么人,袁绍打了那么久都没攻下来,现在去就能攻下来了?不出所料最后的结果就是两头都没落到好处,粮食被烧光了,曹操的大营也没打下来,最终的结局更是直接导致因为缺粮而军心大乱。

    但是即使到了这个时候,袁绍也还没到必败的时候。毕竟河北之地地大物博,只有把军队集结回去退守,在过个一年半载就又能恢复过来了。结果偏偏这个冤大头又听信郭图的谗言,说张郃高览要造反,这就直接导致了张郃高览二人气愤无奈之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真的投降了曹操。

    总总所述,犯了这么多的错误,这得是多么蠢才能干出来的事,结果他袁绍居然奇迹一般一样不落的全干了。

    最终的结局就是那么多的军队全被他一把败光了。落败之后的袁绍身死,但即使到了此刻,他那几个废物儿子,却是依然能依赖他留下的残存基业,以他们那种烂到家的水平都,守住曹操而不落败。

    所以要是以正常的思维在袁绍曹操两方没有开战之前来判断局势走向,当然是认为袁绍必胜了。

    所以魏延虽然说错了走向,但刘勋也不觉得奇怪。毕竟他还是个正常的人,像贾诩这种变态毕竟只是个例。包括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刘勋也觉得有些勉强,毕竟他站在曹操的阵营里,总不能说自己主公必败吧,他为曹操说话那不是很正常吗。

    看看后来曹操打败了袁绍之后,在袁绍的大营中收到了那么多己方阵营的投降信就知道了。那个时候连曹操自己阵营的大多数人都不看好曹操,更何况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