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章节正文阅读

0237【施压商贾】(3 / 3)

作品:《北宋穿越指南

陆陆续续有七八人表态,朱铭微笑道:“此乃义商也,等赈灾结束,当立碑记名。”

此言一出,又有两个商贾承诺帮忙运粮。

他们不是为了碑文上的虚名,而是害怕自己的名字没刻在石碑上!今后朱铭想找商贾的麻烦,必然从石碑之外挑选目标。

“很好。”朱铭颇为满意。

他没想过所有商贾都会配合,总有许多人心存侥幸、装傻充愣。

朱铭也不会事后报复,但有啥优惠政策,肯定先给那些碑上记名之人。

南下签署粮食期货合同,此事须得早做安排。

最适合做这件事的,肯定是别驾钱琛。此人本来就是江南大贾,而且多半不会趁机贪污,让他去预购赈灾粮简直完美。

至于巡视各县的事情,就得因此换人了。

灾荒在五月份就会出现,那个时候新稻还未收割,只能在南方购买新麦和新粟。

麦和粟这两种作物,宋代以前南方很少种植。

赵光义在位那会儿,出于“参植以防水旱”的目的,朝廷开始在南方推广麦粟。种子由官府提供,从江淮调运过去,种植麦粟的头几年还可以免税。

于是,南方的一些州县,渐渐出现稻麦两熟轮种法。

还有许多南方的旱地,开始广泛种植麦子和粟米。

商贾们在州衙喝了一顿茶,听候太守训诫勉励,心思各异的结伴离去。

丁凤年跟戴承嗣同乘一车。

丁凤年感慨道:“这位太守,也不好应付啊,还得破财消灾才行。”

戴承嗣说:“非也,太守只是借船,并未强索钱财。更何况,帮助官府运送赈灾粮,好歹能够获得好名声,为子孙攒下些福荫。不比被那些奸官贪了强?进了贪官的口袋,连一声响都听不到。”

“俺也服这位太守,就怕他在金州做不长久啊!”丁凤年忧心忡忡。

戴承嗣笑道:“去年南北各地,多有行首组织罢市者。长安、洛阳皆有罢市之举,长安甚至罢市两月有余。咱们金州商人也该学学了,不能任由当官的予取予夺。朱太守即便离任了,他也定下许多规矩,今后咱们罢市就按他的规矩提出诉求。”

丁凤年说:“难。”

戴承嗣表情变得狰狞:“俺祖父那时,家产足有三万贯。吾与父亲苦心经营,如今却只剩几千贯,再这样被盘剥下去,破家逃亡是迟早的事情。真把咱们逼急了,索性跟山中盗贼联络!”

丁凤年沉默不语。

士绅商贾们离开州衙,朱铭也没闲着,他正在给皇帝写信。说自己这边春旱严重,请求皇帝赐下一千度牒。

宋代的度牒,属于有价证券。

首次使用度牒赈灾是在宋神宗年间,从此打开潘多拉魔盒。

北宋末年,交子作废,度牒甚至可以当做纸币,用来交税或者支付货款。

元丰元年,东京城修缮城门完毕,朝廷暂时拿不出钱来,赐一千张度牒抵偿工程款。

绍兴二年,岳飞请求朝廷拨款,用来发放军饷和修筑工事。赵构表示没钱,赐给岳飞二百张度牒……

朱铭直接向皇帝要钱赈灾是不可能的,但请赐一些僧道度牒还比较容易。

反正宋徽宗打算大兴道教,道士度牒赏赐得非常大方。

这玩意儿在金州卖不出高价,拿去江南出售,却是价比黄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