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章节正文阅读

0803【北地江南】(3 / 4)

作品:《北宋穿越指南

绵延千里的水长城周边区域,只要官吏不乱搞,稍微进行有序引导,在大明开国之后就很好治理。

你有几千亩地?

抱歉,官府不认。

因为这里全是北宋的军屯,你家的土地肯定是非法私吞的。改朝换代没有砍你脑袋,你就自个儿偷着乐去吧。

所有田亩,都分给了平民百姓,没有丝毫的兼并现象。

顶多有些本地小吏,让自家或者亲戚,在分田的时候多占几亩。无伤大雅。

大家都有田,而且比较平均。

治理的又是本村本镇水利,好处全归自己,老百姓哪会没有积极性?

官府只需根据治河官的要求,给各村下达相应指令。自有本村德高望重之人,带着全村利用农闲时候干活。就连老弱妇孺,也在送饭之余帮忙。

朱铭望着眼前的稻田,突然问道:“这些年越来越冷,水稻在北方还能种?”

符行中解释说:“这些都是早熟稻。因为气候原因,播种时间比南方晚,抢在天气转冷前收割即可。”

宋初之时,辽国时常入侵。

于是北宋就搞出水长城体系,把大大小小几百个湖泊,近百条天然河流,全部连接在一起。为此还挖了数百条人工河渠。

一可有效抵御辽国入侵,二可就地屯田获取军粮。

效果非常明显,无数河北盐碱地,都被改造成了水田。而辽军真过不来,只能绕往河北西路南下——金兵也过不来,同样必须从真定那边绕。

第一年屯田失败了,就是因为稻种的问题。

第二年换了早熟稻,立即喜获丰收。

这庞大的水长城体系,每年都要维护。如果几年不维护,必定有大量河渠淤塞。水田也被划得四四方方,哪时灌水,哪时排水,必须统一管理。

极盛之时,这里变成了“北方江南”。

辽国皇帝甚至亲自给宋国写信,希望巨马河北岸的百姓,也能下河捕鱼采苇,宋军不得随意干涉。

而且,辽国也学宋国屯田,在北岸搞出大量稻田。

但辽国缺乏管理,经常“竭泽而渔”。引水灌田的时候,完全不计后果,把某些河段直接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