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章节正文阅读

0867【完颜萍】(2 / 3)

作品:《北宋穿越指南

三百多人唉声叹气,心中怨恨朱皇帝薄待金国旧臣,这次恩科的录取名额也太少了!

在朱铭看来却真不少,配合大明编户齐民的,有十多人因立功而直授官职。现在又恩科录取二十个进士,总共三十多个金国旧臣能继续做官。

这些,只论三十岁以上的文官。

投诚立功的金国武将,直接编入军队系统,就连女真族人都能参军。

而三十岁以下的金国文官,可以在辽宁、河北参加正常科举。这两个省的科举并不卷,只要肚子里有真才实学,考一个举人肯定没问题,继续钻研指不定还能中进士。

一个皇帝行人骑马而来,对看榜的金国旧臣说:“陛下有令,尔等不必参加殿试,恩科前二十名皆赐进士出身。接下来一个月,好生阅读《大明律》,前往吏部关试之后即可授官。”

“谢陛下!”

被录取之人立即大呼。

那行人又问:“恩科第一名康国俊何在?”

“在!”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站出来。

那行人说道:“你跟着我进宫面圣。”

看着康国俊前往皇城方向,所有金国旧臣都羡慕不已。

也有人猜测,康国俊能被皇帝接见,除了他本身这次考第一,也许还有他那亡父的缘故。

康国俊此时热血沸腾,立志要在大明施展抱负。

他在垂拱殿的偏殿等待许久,终于被太监引导入内,端正作揖道:“臣康国俊,拜见皇帝陛下!”

朱铭点头赞许:“不错,没有下跪。看来你把《大明律》的礼仪篇背得很熟,不愧是第一题能考满分的。”

康国俊说道:“既为明臣,自当熟悉明法。”

“坐吧,”朱铭问道,“康公弼是你的父亲?”

康国俊坐下说:“正是家父。”

朱铭又问:“你在金国担任何职?”

康国俊回答:“靠恩荫做过知州,因得罪了上官和同僚,调回金国上京做礼官。明升实降,专管制作印玺的工匠。”

朱铭笑道:“有好官不用,金国怎能不亡?”

康国俊的父亲叫康公弼,祖籍宛平,进士出身。投降金国的时候,他只是辽国的一个小小判官。

在金国做县令时,因为天灾收不齐赋税,漕司派人来到处抓人催粮。康公弼上疏求情,把被抓捕的百姓放了,当地百姓还给他立生祠。

后来调任别的职务,康公弼同样宽仁清廉,甚至挪用役粮去赈济灾民——当时他管理钱粮库,根本就不是地方主官,违规调粮赈灾是要杀头的。

十多万金国百姓造反,在辽南杀死官员士绅无数。唯独康公弼被抓之后,义军首领侯概亲自将其释放。

而康公弼的上司和同僚,全都被义军给砍了。

因为老百姓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好官。

朱铭说道:“释放你父亲的侯概,如今在大明做正七品武官。他年事已高,灭金之后就调回枢密院。我问他辽宁之事,他说金国统治辽宁时,只遇到过你父亲一个好官。”

康国俊拱手道:“家父遗训,臣牢记在心。”

“我相信你也是好官,否则怎会在金国被排挤?”朱铭说道,“你这次考第一名,又在金国有治民经验,就不用再参加吏部关试了。等有了官缺,直授州判职务。”

“谢陛下恩典!”康国俊连忙起身拜谢。

朱铭说道:“去吧,好生做官。”

康国俊躬身告退,心情无比畅快。他在金国很憋屈,却在大明找到了人生方向。

朱铭提笔继续看奏疏。

又到了夏天,洪灾连连。

好在这两年在退田还湖,而且积极兴修水利,遇到洪水受灾程度相对减轻。

不过福建今年遇到台风,多个府县受灾,泉州城被大水泡了三天。泉州外港的商船也受损严重,沿海疍民更是急需朝廷救助。

内阁发来的票拟,是给受灾地区酌情减免税收。

朱铭先批了一个“可”字,接着又朱批道:“福建受灾疍民,若愿移民台湾县者,可趁机发给粮食农具,在台湾沿海半耕半渔。台湾沿海平原富庶,产粮、产糖逐年增多,当鼓励移民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