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大英帝国,赢辣!(3 / 5)

作品:《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他在皮涅罗尔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候就被评价为“体质虚弱不专注于学习”,评价并不高。

因此在毕业之后。

他也没捞到什么好的位置。

好在韦尔斯利家族在英国是有相当人脉的,其长兄理查德帮助他加入了第73高地团,谋得了一个炮兵中尉的位置。

这个73高地团是驻扎在印度的,但是凭借着家族关系,韦尔斯利并没有被调往印度,而是留在了英国。

随后他就利用家族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调动,最后是谋到了爱尔兰总督的助手的位置,作为一名军官,他在这些年几乎都没有参加过一场战斗,执行过一次军事任务。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他的军衔从中尉稳步提升到了上校——韦尔斯利家族为了他这个不成器的小儿子还真的是下了血本了。

这也给阿瑟带来了一个绰号“韦尔斯利家的花瓶”。

而现在。

韦尔斯利侯爵理查德履任印度总督,这次也带上了这位韦尔斯利家的小老弟。

并且还以上校军衔得到了驻印英军第33师的师长的位置,成为了英国在印度新增一个师的驻军的总指挥。

如此一来。

英国陆军在印度驻扎的总兵力达到了一万三千人。

可以说是历史新高了——这完全是因为大明崛起带来的影响。

不过在纳尔逊看来。

让这样一名看起来毛都还没长齐,甚至都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韦尔斯利上校来指挥英军的一个师。

实在是有些太不像话了。

好在印度方面陆地上的战斗的对手主要是印度当地的土邦。

一般也没有什么太激烈的战斗。

至于明军登陆印度?

这种可能性英国内阁也有过讨论。

最后的结论是。

现在中国正处在明、清、太平天国三方的混战之中。

朱道桦不可能派遣他宝贵的陆军前往印度,因为这会分散他的陆军的兵力。

在欧洲。

大陆国家通常都要面临着大陆军和大海军的选择——而选择通常也是前者。

像是法国、奥地利欧陆国家。

他们的绝大部分的精力都要放在陆军上,陆军就会耗费了他们绝大部分的军费,留给海军的军费就很少了。

而英国之所以能够拥有海洋霸权,很大的原因在于英国是岛国,他们可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发展大海军,同时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国土的陆地防御。

按照欧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