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失去特权,失去一切。(1 / 2)

作品:《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就在李忠仁一屁股坐在地上的时候。

李忠仁身边的杜如松也是脸色大变。

他倒不是三十,而是已经二十八了,距离不能考也只剩下两年。

但他不要紧。

主要是他的兄长,杜如崇!

这可是成都府崇宁县安华镇杜家的希望啊。

在前清的时候,十八岁的秀才,二十五岁的举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安华杜家就的发了。

但是现在。

如果过了三十不能考.

那岂不是。

他的天才兄长,安华杜家的希望也不能考了吗?

“李兄,家兄呢?家兄现在何处?”

杜如崇急切问道。

这时候李忠义才看到了同样瘦的脱了像,都不太认得的杜如崇。

“哎呀,杜兄,杜兄你在这儿啊。”李忠义说着,就从怀里祛除了一个信封。

“这是贵兄长托带给你的,里面是一封信,还有一张皇家银行的支票。”

“支票?家兄去哪里了?是不是被抓进大牢了?”杜如崇听到这信里面还有支票,就顿时心中一惊。

“不是不是,贵兄现在是天下出了名的士人六君子之一,现在在广州办了个【君子报】呢。”李忠义摇头说着,冲着东方拱了拱手说道:“那位爷放出话来了,六君子,谁都不可做官!”

“那位爷”杜如松沉默了。

能放出这话的的爷还能是哪位呢?

这现在又不是明清相争的时候。

这边不要你还能去哪边。

现在全天下的官铺子都姓朱了。

大老板都说不要你做官了,那你就铁定做不了官。

“杜兄也不必忧虑,贵兄在广州的【君子报】可是风生水起,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朝廷许多政策,【君子报】可都有些批评意见,现在贵兄可是有人称之为“在野御史大夫”呢。”

“再怎么御史大夫,也是在野。”

杜如松苦笑。

和李忠义一起,将坐在地上发愣的李宗仁扶了起来。

“李兄,你也看开点,这世界上除了做官,除了..除了做官”说到这里,杜如松眼泪就汪汪汪的流了下来了。

除了做官?

说的轻巧啊。

他们这些读书人,一辈子的目标不就是科举中弟做官么。

现在三十岁之后就不让考秀才了。

这是哪家的规矩啊。

这自古以来都没有这样的规矩啊。

要是这样的话。

姜太公、管仲、吕尚等等等人。

哪还有什么机会?

这朱皇帝为什么非要和士大夫读书人过不去啊。

就在杜如松心灰意冷,仿佛一切的人生目标都失去了的时候。

在前方突然有人就喊起来了。

“范秀才啊,想开点,不能跳啊!你岳父可是杀猪的,你以后不读书了,跟着他杀猪也挺好的啊。”

“是啊是啊,也是谋生手段。”

“要跳,也别在我家客栈上面跳啊!”

杜如松循声望去。

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秀才站在了一家破旧的客栈的楼顶上。

看着就挺落魄的。

衣服还是前清的式样。

头上的头发应该掉得差不多了,都挽不起发髻,只能用青布包着。

整个人看起来都是心灰意冷,生无可恋的模样,看来是猪呢比跳楼了。

“这不是范进吗?”

李忠义惊呼。

“他家也不知道是哪里的,好像是在这成都府这里抄书写字为生的。”

“唉,盼了一辈子科举中弟,光耀门楣,现在年老了,不能考了,真的是”李忠仁叹了一口气,也颇有点心灰意冷的样子,惹得李忠义急忙拉着兄长的衣袖,也怕兄长一时想不开。

“想我李忠仁,5岁开蒙,二十七年苦读圣贤书,现在居然不能考科举了,如果不考科举,读这些什么圣贤书又有什么用?我还能做什么去?读了几十年的书,现在反而成了废物了”李忠仁说着说着,脸上就已经是全是泪水了。

“大哥.”

李忠义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能说点什么。

“看范秀才的样子,肯定是过了30岁,不能参加科举,所以才一时想不开……”

“唉,这个月光是贡院街就死了八个,都是过了30岁不能去考科举的书生,真是可怜啊!”

“是啊,都是读了二十几年圣贤书的人,又不会干别的事情,一下子就不让考了,怎么活啊……”

“是啊,这下要怎么活啊,半辈子的圣贤书读下来,现在居然不能考了……”

就在这时候。

现场聚集了不少来看热闹的书生。

其中看起来也有不少年过三十的老秀才。

“完了,完了,完了,这一辈子都完了。”

有人触景生情。

“不活了,不活了死了算了”

也有人爬上了客栈的顶楼。

就在这时候。

砰!

一声巨响传来。

范进已经跳下来了。

这客栈楼不是很高,就是一层三层的木楼。

但架不住这地面上都是青石板,大头向下掉下来的范秀才当场就摔了个脑瓜迸裂。

血浆,脑浆。

溅得到处都是。

连远处看热闹的李忠义的脸上,也有了一丝血迹。

“杜兄,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李忠仁看向了自己的狱友杜如松问道。

杜如松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家的产业因为要从大牢里面把我捞出来,已经花得差不多了,这次回去,就变卖了其他的家财,去广州投奔家兄算了。”

“李兄,要不你也随我一起去广州吧,这大明朝的官,不做也罢!”

“要做,一定要做!肯定要做!”

李忠仁咬着牙。

“大哥.这还能怎么做啊?”李忠义跺了一下脚。

去广州多好啊。

【君子报】可是天下闻名的大报,每年能赚好几万块钱的,去广州给【君子报】写文章,比留在四川种地强太多了。

“我不能做,不是还有你么?”李忠仁深吸一口气说道。

“我?大哥!这朱家不要咱们做他们的官,咱也不稀罕,你不考,弟弟也不考了,我们就回乡种地算了。”

啪!

李忠义还没说完呢。

李忠仁的巴掌就已经打在了他的脸上。

“说什么混账话!为兄不能考,是因为为兄年纪大了不能去考,你才二十,为什么不去考?不但要考,还一定要考中!为兄在狱中和不少狱友谈论过,这每个省的第一次秀才考试,都是最容易中的,之后可就难了!咱们大桥镇上,就我们李家一家读书人,考中秀才了,很大概率这大桥镇的镇长就是你的了!考!一定要考!”

其实李忠义也不是打算弃考。

就在几天前。

四川当地有人撺掇着要上请愿书。

这次不是和上次一样,说要废新学了。

而是【四川士子请开科举请愿书】。

这是跪求皇帝老子赶紧来开科举吧。

再不开科举。

这四川的官,都要外地人来干了。

这些外地人来四川当官,那肯定就不会顾忌四川人的想法,肯定是能捞就捞的。

再加上这三十岁就不能考的政策传来。

那些都快三十的读书人都坐不住了。

急得着急上火。

纷纷在上面署名了。

成都这里也有不少从上海、广州来的新学“大家”。

开办了不少“新学科举突击训练班”。

不少老士子们都打算临时抱佛教,趁着三十岁之前搏一把。

李忠义也不例外。

大桥镇现在就是几个胥吏在管着,等他当上大桥镇唯一的秀才。

那他就肯定是镇长。

到那时候.

李家这几年散出去的财货土地,全部都能捞回来!

李家兄弟和杜如松分道扬镳了。

杜如松要去广州投奔他的君子哥哥。

而李家兄弟。

就得回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