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盘点野心勃勃女性政治家 / 章节正文阅读

12. 第 12 章(2 / 2)

作品:《盘点野心勃勃女性政治家

“此话便是误解我了,我何时由着娘娘性子了?”

萧何一捋胡须,笑眯眯道,“今日支持科举,也并非支持娘娘,而是支持留侯罢了。”

“留侯贵族出身,世代簪缨,却能跳出贵族思维替天下百姓考虑,留侯高风亮节,世所罕见,留侯如此,我又岂能不为百姓着想?不推行新政?”

萧何侧脸转身,对着张良深鞠一躬,“我替九州百姓谢留侯。”

“丞相过誉了。”

张良稍稍侧身,避开萧何大礼,“此法乃娘娘提出,我不过是执行娘娘的策略了,具体如何,还得看丞相推行进度。”

“娘娘大义,留侯大义,我定然鼎力支持。”

萧何向主位上的吕后颔首。

“好,这才是我大汉丞相,心系万民天下。”

吕后一锤定音,“丞相既无异议,那便从今日开始,一月内出具体章程,三月内推行全国。”

“此制度牵扯甚广,非一般人所能推行,故迁丞相为右丞相,留侯张良为左丞相,丞相可有异议?”1

“臣无异议,谨遵娘娘之命。”

萧何俯身拜下。

“臣无异议。”

张良拜下。

吕释之立刻跟上,“娘娘圣明。”

朝中大臣本分两派,一派是沛县出来的功臣集团,以萧何为首,另一派是后来跟随刘邦的功臣宿将,以张良为首,正常情况下,只要这两人同意,无论什么政策都能畅通无阻。

但今日不同,事关子孙未来,哪怕萧何张良同意了,其他大臣也迟迟没有表态,手持象笏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眼观鼻,鼻观心,什么话都不说,端的是要与吕后抗争到底的态度。

“怎么,这便是你们对我的忠心?”

吕后冷笑,“我本将天幕之言将无稽之言,可现在看来,天幕之语的确有几分道理。”

“明明是造福百姓的政策,你们非但不遵从,反而推三阻四不肯执行,这不是其心必异是什么?”

吕后声音骤然拔高,“我执政时你们尚且如此,我若驾鹤西去,你们只怕立刻便送我吕氏满门来见我!”

大臣们眼皮狠狠一跳,顿时不敢装聋作哑,“娘娘,您严重了——”

“推行新政,还是狼子野心,你们选一个。”

吕后打断臣子的话。

大殿之上陡然安静。

“不想选?很好。”

吕后凉凉一笑,唤来掌宫门禁卫的心腹,“审食其,他们不想选,你便替他们选一个。”

“是。”

审食其领着卫士走入大殿。

披甲执锐,寒光凌冽。

寒光映着十字窗柩处的朝阳,刺得朝臣有些睁不开眼,于是他们终于想起,他们的皇后娘娘从来算不得温柔小意的人,杀伐果决,手段狠辣,她上一个想杀的人是淮阴侯,哪怕国士无双,功臣之最,也一样惨死她手中。

——但凡是她想做的事情,不会存在做不成。

“臣、臣无异议!”

有人惶惶然拜在地毯上。

一人跪。

然后二人跪,三人跪。

原本齐心合力阻挡吕后推行科举的朝臣,顷刻间土崩瓦解——

“娘娘圣明,此法可行。”

“娘娘心系天下,实乃百姓之福。”

吕后眉梢微挑,“这才是我大汉朝臣该有的态度。”

——畏威不畏德。

新政如火如荼商议章程。

她想把一个国家抓在手里,内政重要,武将更重要,内政已定,下一步便是武将。

只是现在武将们大多随刘邦出兵平叛,留在长安的并不多,她想拉拢都找不到人,只能先平内政。

——不是她心急,而是这是最好的机会。

科举制度是历代王朝从来没有过的制度,动了勋贵侯爵们的利益,他们必然会拼死阻拦。但现在不同,天幕预警,大臣惶恐不安,本就怕她清算旧账的情况下,自然不敢豁出性命去阻止,只需她稍稍弹压,便能让大臣们捏着鼻子认下科举。

至于能不能在百姓之中选出有真才实干的官员,则并不重要,她之所以这么着急,选择在刘邦回城之前便推行科举,是给天下释放一个信号,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是她吕雉,而不是你们的天子,这般流传后世的功绩,她才不会留给刘邦邀买人心。

同时也是给官员们一个警告,以前我没有选择,只能用你们,但现在不一样,我的选择面多了,你们不忠,我便换忠心耿耿的来。

新政是我推行,科举更是我所发起,所有想入仕的百姓都会记得我的功德,刘邦把他们从乱世之中解救出来,而我,给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自此之后,我不再作为刘邦的附属品存在,而是一个改变千千万万人命运的皇后娘娘,假以时日我振臂一呼,响应者必然云集,到那时,我还只是皇后娘娘吗?

只怕未必。

一月后,推行科举的告示从长安发向各地。

刘邦班师回城,还未到达长安地界,便在路上遇到派送告示的驿者,告示被亲卫呈上,刘邦看也未看便丢在地上。

——又被这婆娘捷足先登了!

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