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表明态度的成国公(3 / 4)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

看着周遭一成不变的风景,朱希忠的心中,不由得生出许多感慨。

此情此景,让朱希忠不由得联想到他的祖先朱能、朱勇,领军出征,替大明开疆拓土,扫除叛乱的场景。

旋即,只见朱希忠将目光收回,暗自感慨道:“真没想到,我朱希忠也有这么一天!”

自明成祖朱棣奉天靖难以后,朝廷对于宗室、勋贵的防范,便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以说,相较于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外加上有文官在一旁进谗言,自那以后,皇帝对宗室、勋贵多半持打压的态度。

少许不听信文官谗言,想要扶持宗室、勋贵上台的武宗皇帝,还莫名其妙地暴毙而亡。

“还好陛下及时醒悟,从得道成仙的幻梦中清醒过来,不然的话,也不知道我大明的宗室、勋贵,什么时候才能够看见曙光!”

在朱希忠看来,皇帝已经把能做的,都做到了,接下来的一切只能靠自己了。

朱希忠的心里十分清楚,眼下,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大胜鞑靼,还有一条路是光荣战死,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路可走。

倘若明军大胜鞑靼,且由自己统帅的神机营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的话,那么皇帝就有足够的借口,携大胜之威,名正言顺地将宗室、勋贵送入朝堂。

就算不幸战败,那么自己也不能活着回去,必须得死在战场上,用自己的命,为往后的宗室、勋贵铺路。

朱希忠想到这里,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脸上满是坚毅之色。

随后,只见朱希忠回过神来,紧了紧手上的缰绳,转过身来,看向一旁的戚继光,出言询问道:“戚将军,按照大军现有的速度,还有多久到达肃州卫?”

戚继光闻言,在思衬片刻后,紧跟着给出了回应:“按照现有的速度,最多再过两天,咱们就能够到达肃州卫了!”

在从戚继光的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只见朱希忠点了点头,自顾自地说道:“还有两天啊!”

戚继光将朱希忠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在斟酌许久后,出言安慰道:“成国公不必担心,此战咱们至少有七成的把握获胜!”

“嗯。”

朱希忠听闻此话,微不可查地应了一声。

正当其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只见把总胡守仁纵马来到戚继光、俞大猷的面前,沉声禀报道:“禀将军,斥候来报,说是前方发现了敌军的哨探!”

戚继光闻言,在沉吟片刻后,不假思索地下达了命令:“即刻派遣一支小队前去追杀,不能将他们放走!”

“遵命,将军!”

胡守仁在应声后,向戚继光、俞大猷拱了拱手,当即领命而去。

……

两天的时间眨眼便过,甘肃,肃州卫。

距离肃州卫指挥使彭耀,派人给蓟州镇那边送去消息,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

在这段时间里,鞑靼军队也没有再对肃州卫发起新的进攻,而是在收缩兵力。

尽管如此,彭耀也不敢有丝毫放松,他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前去打探消息,并顺带着确定敌军主力的位置。

此时,房间内,肃州卫指挥使彭耀,看着摆放在自己面前的战报,脸上满是诧异之色。

因为战报中的种种迹象表明,面对来势汹汹的明军主力,对面的俺答汗不仅不害怕,反而迫切地想要与明军主力发起决战。

甚至就连大军驻扎的地方,都没有变动太多,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

“这群该死的鞑虏,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等朝廷的大军来了,有你们好看的!”

彭耀说完,便从座椅上起身,径直来到舆图面前,舆图上用红黑两色,清晰地标注了鞑靼军队的进攻路线,以及明军主力的行进路线。

不仅如此,周遭的山川河流,以及详尽的地势状况,也尽数包含在这幅舆图当中。

“此番,俺答汗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劫掠,而朝廷动用了二十六万大军,除此之外,还有一万五千余名鞑靼精骑协助我大明作战,目前征虏大将军杨选负责统帅十五万大军,这一支大军是我大明的主力!”

“余下的十一万大军则肩负着护卫主力的任务……”

正当彭耀还在思考着当下的局势时,只听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眼见脑海中的思绪被打断,彭耀不由得皱了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