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楚国三分(3 / 4)

作品:《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因为楚王熊悍一些守城将领纷纷起兵勤王保驾,而为了收拢民心,不愿意背上叛贼名义的屈景昭和公子负刍,在寿春举办了负刍的继位大典,并用夺回来的历代楚王牌位和楚王室祭祀宗庙保证了负刍这个楚王的合法性。

有着昌平君在一旁虎视眈眈,负刍和李园都不敢轻易调动兵马攻打对方,怕昌平君趁机渔翁得利。因为负刍和熊悍都具有一定合法性的楚王,双方纷纷用楚王的名义拉拢民心和各地城池的守将,同时用楚王的名义打着舆论战和嘴炮,眼见在对方身上得不到好处,双方都将视线放到了没有合法性的昌平君身上。

屈景昭用负刍的名义,李园用熊悍的名义双方一边逼迫昌平君,一边拉拢昌平君,可以说是双方都是挟持楚王以号令昌平君。昌平君喊出的口号是清君侧,诛叛逆,并非是造反,所以来自楚王的命令,昌平君还是要听从的。

就在吃瓜群众以为昌平君会左右逢源,打打这个打打那个来维持自己的公理的时候,昌平君在郢都拿出了先王楚王熊完的诏书继位成为了又一个楚王,而且昌平君还在郢都找到了当初的楚国至宝,楚王鼎。

至于昌平君为何这时候称王,公羊儒表示我不知道啊,跟我没关系,我只不过从郢都的楚王宫中挖出来了一口大鼎而已,至于这口鼎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这是祥瑞。

当初吴王阖闾攻陷郢都之后,为了消除楚国百姓对他的反抗,想要将楚国的象征全部毁掉,其中作为楚国精神的楚王鼎自然在其目标之内,但吴王阖闾还没来得及毁掉楚王鼎,楚国的军队和秦国的军队就发起了反攻,之后阖闾战死,楚王鼎也不知所踪,现在昌平君拿出了楚王鼎,也算是占据了王位的合法性。

诺大的楚国,顿时一分为三,三个楚王谁都占据着一定的合法性,也都具有一定的不合法性,随着昌平君称王,三方谁也无法再命令谁了,但是三方也不敢擅自出兵攻打另一方,生怕第三方在他们打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出兵渔翁得利,于是新一轮的舆论战打响了。

整个楚国上下出现了三个声音,李园、负刍和昌平君都在说其他人的王位不合法,乃是叛逆,要求中立的守将投靠自己。整个楚国上下顿时乌烟瘴气,除了三个楚王之外,一些中立的守将和大族纷纷趁乱开始为自己谋求私利。

从熊绎起势于微末,再到楚敖若熊仪联合南方部落成为联盟,再到春秋时楚成王奄有江汉,不断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周天子赐胙,命楚国镇守中南。再有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号称一国有天下的楚国彻底分裂成为了三足鼎立,军阀混战的场景。

最有机会和秦国一争高下的楚国彻底丧失了和秦国争夺天下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