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求生记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零六章 已无话可说了(1 / 4)

作品:《大明求生记

章子俊的乌鸦嘴已经弄的满朝皆知,想想以前换太子,说是泰山地动,再想想李孜省那个午门外的高台,结果真的雷劈,如今说是边关整个榆林要成为第二个荆襄。

如果延绥地区真是这样的话,外虏加上内贼,足以撼动大明根基。

原本在章子俊的记忆中,窑洞、腰鼓、剪纸、信天游、黄土高原......如今却是满目黄土,加上连年的战乱、恶劣的环境、贫瘠的土壤,积沙及城,四望黄沙,干旱贫瘠。

榆林西部与甘肃、宁夏连接,南部则是黄土高原的腹地,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如麦穗。榆林中部,横亘万里长城,大致分隔了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

要把榆林的十数万军民能自给自足,依靠朝廷的粮饷显然是不够的,所以章子俊开始了自救,提出了“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多种草木,多种粮,多生孩子,多养羊的口号。”

当章子俊得知在神木堡附近发现有大量的煤,有些直接露在地表上时,一拍脑门道:“哎呀呀,到是忘了,此地还有丰富的矿产可以开挖,特别是那个叫什么来着,想了许久才回过味来,长庆油田啊,据说就在庆阳县有个叫长庆桥的地方,不是有地底下冒出黑黑的东西吗?”

想到这里,就调集了一队军士,前往庆阳而去,可是此时却无人知道有地方冒“黑黑的泥水”的地方在哪里,因为根本就没有长庆桥这个地方。

章子俊也不急,派人慢慢寻找,在延绥地区朝廷已经在开采煤了,还有铁矿,石灰石,而且此地的煤品质很好,既然有朝廷在此地开矿,想必也有窑炉,当章子俊了解了眼前的窑炉时,直接摇头,都是一些土制小窑炉,每天出产的生铁料也就几百斤,因为铁矿石的品相不是很好,都是一些磷铁矿、褐铁矿和赤铁矿三种,平均含铁量为30%,炼出来的铁在章子俊眼中全是铁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