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求生记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零三章 就怕事情闹不大(中)(1 / 5)

作品:《大明求生记

自平安伯入镇抚司诏狱起,朝局最一次动荡不安起来,起因是堂堂三品诰命夫人敲响了登闻鼓。

这一日,姚颖早早地起床梳洗后,穿上一身白衣,吃过早饭,让公上缨带上了章子俊的传家宝,那只不锈钢大号保温杯,而公上缨却是穿一身黑衣,出了姚府,直奔登闻鼓院而去。长安右门外路北,这个地方是为了方便上访的百姓击鼓鸣冤用的,而在大明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所围成的这个T字形广场周边,则是中央一些重要机构的衙门,而且这些衙门也基本上按照文东武西的格局分布。

六部中的刑部则不在这个范围里面。因为北京城是仿照南京兴建的,而南京的刑部就是独树一帜,领着大理寺和都察院这两个衙门(三法司)一起跑到了玄武湖附近安家,也就是位于南京的北郊。因为北方在五行中属水属阴,因此这种动刑的地方也就放在了北面。实际上这样可以让刑部大牢远离皇宫,皇帝也可以不去听那些冤鬼们的凄厉喊声。北京的规划也继承了这一点。

而刑部的选址则更加“贴切”位于紫禁城的西面,西单附近。西方属金,主杀,这就更加符合刑部的特色了。而明代的刑场,也选择在了距离刑部不远处的西四牌楼。

一般百姓上访都集中在东西长安街南侧,面对面坐着一些官员,坐东向西的来自五府,坐西面东的来自礼部衙门,其中吏部的主笔坐第一座,主持判案;刑部正堂坐第二座,主管审案定罪;都察院坐第三座,主管检查和审核。

被带上来的犯人如果没有什么冤情,就要面向北跪着,如果有冤情的话,则面向西向主笔喊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