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勤王讨虏(2 / 4)

作品:《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怀玉的火盐牌子就叫宝玉牌,现在盐井寨各家制盐,还没有哪家会有品牌,怀玉这算是头一家。

盐川镇宝玉堂盐坊,独家生产的火盐砖,还有雪白的散粒盐。

“这些盐真是精美,二郎一定得卖些于我啊。”卢怀让果然想要分杯羹,想从怀玉这里进货再转手销售。

对此武怀玉其实早就料到了,今天这顿饭,甚至主动拿出这盐来,本就是料到了的。

这砖盐和粒盐,其实并不是他们想的那样是传统的再提纯法,而是怀玉直接在制盐时改进了工艺。

这种新工艺其实还是他不满这盐的粗糙苦涩,然后在寨子里喝豆浆的时候想到的一个工艺。

那就是后来四川自贡鼎鼎有名的自贡井盐提浆法,那是清代时自贡的一位盐井主所发明的一种改进制盐良法。

首先就是要配卤,把不同的卤水按特定比例配制,然后再熬卤,捞去芒硝等杂质,但传统制法,还会有许多杂质难以去除,会让盐苦涩,于是有了提浆法。

当盐卤烧热出现盐花时,这时倒入一定比例的黄豆浆,便可以很好的析出硫酸钙等难以去除的杂质,用筛子把泡沫清除掉,这就是提浆。

得到清澄卤水后,继续用微火久煮,待水面结盐成雪花状,将其捞出,称为母子渣。把母子渣加入另一卤水已经被提清化净的圆锅,使之成为子晶,就能加快结晶成盐速度。

这便是二次结晶。

这时制出的盐,还有一定的杂质,再进行最后一道提纯工艺,把盐铲入木甄,均匀的洒上花水,便能再次清除杂质,产出洁白晶莹的盐,味道纯美。

最后加入的花水,其实就是淡盐水。

这整套工艺,是四川自贡盐井千百年的经验累积,可以说是非常了得的,吃豆浆的时候怀玉想起了他曾经看过的这纪录片。

这种古法工艺在后世已经不是机密,甚至成为当地旅游的一个浏览节目,但放在眼下,那谁能参破?他调试多日,终于掌握了各道工序关键,其实关键的提浆比例等早就公开了,但怀玉也还是前后琢磨许久才完成。

相比起把制好的盐拿去加热水融,然后再过滤,重新加热、结晶,那样搞成本太高了,也太耗时间人力,而这种直接在制盐过程中改良的工艺,虽然需要用到豆浆。

但豆浆的成本跟精盐比起来不值一提,何况还能节省那么多燃料、时间等。

“我现在也还没正式大量加工精盐,”怀玉笑着道。

在鄣县制出精盐,是逃不出卢怀让这家伙的狗鼻子的,虽然他也计划弄个小作坊,尽量用奴隶和自己信的过的人来制作,甚至其中关键的几道工艺,诸如提浆等的比例,尽量保密,但要出盐就瞒不过人。

不如主动跟卢怀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