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杨家(2 / 3)

作品:《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二哥,找我啥事?”

唐人的哥既是兄长的意思,有时也是父亲的意思,长兄如父嘛。

“小妹啊,你认得隔壁魏家老二么?”

“二哥说的是魏叔瑜吗,他字写的很好看,也会画画呢,不过都不如二哥。”

玉婉是王氏所生,家里最小的孩子,今年六岁,原本长的有些面黄肌瘦,怀玉给开了方子调养,加之来长安后家里养有乳羊,天天有肉蛋奶补充,营养跟上来了,这个子也就长起来了。

如今小丫头亭亭玉米,皮肤粉嫩,白里透红,身上穿的也好,跟以前真是判若两人。

怀玉对玉婉向来喜欢,也并不在乎嫡庶,跟两外甥女一样极得怀玉宠爱的,真的跟女儿一样宠。

这丫头也是向来喜欢怀玉的,有空也喜欢粘着。

“小妹啊,现在隔壁老魏为魏叔瑜向咱家提亲,看上你了,想订婚呢,你愿意么?”

“我不知道。”

“那你讨厌魏叔瑜么?”

“也不讨厌,就是他爹老是板着张脸,满脸皱纹,有点吓人,不过魏婶人很好,还经常给我零嘴呢。”

小丫头还不太懂这婚姻大事,倒是不讨厌魏叔瑜,还挺喜欢裴氏。

怀玉于是便又让人请来柳氏和王氏,把事情说明。

柳氏问王氏,“玉婉是你生的,你这个亲娘拿个主意。”

王氏江南人,也算是士族出身,后来进了隋宫,再赏赐给武士恪这唐皇元从禁军,为老武生下一儿一女,要说日子过的也还算充实,以前条件差时,生活确实艰辛,武柳氏很早时对她也算不是多好,但也没多坏。

如今也算熬出来了。

儿子现在族学里读书,还订了五姓女这门好亲事,王氏经常做梦都会笑醒,心里特别感激武怀玉。

“这事我听二郎的意见。”王氏望向怀玉。

怀玉能替三郎订婚五姓女,肯掏两百多万钱,虽是三郎同父异母兄长,但这兄长确实没的说。

“如果你们不反对,我觉得这门亲也不错,毕竟魏家主动来提亲的,比咱上赶子强的多,再则魏叔瑜也是魏家嫡次子,最重要的是我看这孩子很聪明,将来前途当不会错的,魏家的家世要说来比咱们武家还要强些的。”

“那就应下这门亲事。”老武终于开口了。

“我都听阿郎和二郎的。”王氏道。

老武笑着道,“这羊鼻公,以后见面就客客气气喊我亲家公。”

“看他以后还敢弹劾二郎不。”

······

怀玉没马上告之武家愿意结亲,先晾几天再说,不急。

这门亲事那是魏家主动结的,不是武家樊他魏家。

怀玉跟着武士彟去弘农杨氏登门拜方,一起到雍州牧观国公杨恭仁府上去,做为弘农杨氏观王房的族长,杨恭仁已经不再是宰相,这雍州牧其实也就是挂个衔,并不实际去理事,基本上是隐退状态了。

杨恭仁父亲杨雄,在隋朝是观王,官至司空,故这支号称观王房,杨雄的弟弟杨达,正是武士彟续弦父亲。

杨恭仁七兄弟,皆是紫绯高官,甚至杨恭仁的三个儿子,都已经全是三品,不是刺史,就是十二卫的将军。

虽说隋朝灭亡了,可观王房在唐朝还是非常显赫的,太上皇和新皇的宫里,也有好几个他们家族的女子。

不过随着太上皇退位,新皇登基,杨恭仁不再是宰相,杨家也不再如之前煊赫。

倒是当初杨家有些瞧不上,因为是皇帝亲自提亲,最后不得不同意将四十多岁的杨氏嫁给武士彟,谁知道如今这武士彟倒是在新朝也混的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