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义儿李克用(2 / 2)

作品:《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卫孝节直言,“少保何不直接把这些跟突地稽明言?”

武怀玉心说我当然会跟他明言,但他还在摸突地稽的老底,当年内附的粟末水八部几千户,如今还有多少人口?                兵马多少,披甲者有多少?                这些都是要先摸清楚的,哪怕皇帝有旨要加封赐姓,但武怀玉既然是幽州都督,就得先把这些都弄清楚。

本来还想再晾一晾,可既然突地稽都追到这来了,卫孝节又帮忙说话,也不好再晾。

“今晚我备下酒宴,款待蓍国公。”

“人就在关里,不如直接请上来聊聊,用不着那么客气。”卫孝节笑道。

“好吧,那有劳卫长史。”

等卫孝节下去,武胖子问,“卫长史是不是收了突地稽的钱财?”

苏烈笑笑,“据我所知,当年卫孝节父亲曾纳过突地稽和瞒咄兄弟俩的一母同胞的亲妹子做妾,卫孝节还得喊突地稽一声阿舅呢。”

怀玉问苏烈,“你觉得突地稽这人如何?”

苏烈是河北人,对突地稽也不算陌生,听过不少他的传闻,甚至当年窦建德称霸河北的时候,几次攻打罗艺的幽州,都没打下来,罗艺的守军里,就有突地稽和他的靺鞨军。

“突地稽很勇猛,唯好酒,这人没什么花花肠子,很重义守诺,从不干背后捅刀子的事,口碑不错。”

能让昔日的对手都称赞的人,看来确实应当不错。

没一会,卫孝节领着个比他还年轻几岁的高大男子进来。

“燕州刺史突地稽拜见武少保!”

男子见面顿首。

突地稽大约五十几岁了,辫发垂后,缀野猪牙,插野鸡羽毛在头顶装饰,发辫尾还系着珍珠宝石。

乍一看,还以为野猪皮满洲。

不过靺鞨部族,在商周时称为肃慎,战国时称挹娄,本就是满洲先祖。

此时的靺鞨有七大部族,分布在白山黑水之间,粟末靺鞨是七部之一,紧邻高句丽而居,居住在粟末水流域(松花江),不少粟末靺鞨都被高句丽征服,当年突地稽他们部落就是不服高句丽的,打不过就西迁内附中原。

虽说内附中原三十余年,可突地稽的装束,倒还是保留了不少传统。

突地稽后面还跟了一个八九岁的少年。

上来就是直接跪地,“咄瞒拜见大人!”

武怀玉都给这个脑后拖了条发辫的少年给弄愣了下,唐代可不称官员为大人,大人一般是指父亲之意。

他本以为这靺鞨少年是不懂,结果突地稽在一边说,“这是某老来所得幼子,还算懂事,少保若不嫌弃,便收他做个义儿,让他以后鞍前马后随侍。”

真是要认爹。

瞒咄在地上磕了几个头,喊了声耶,“耶别看我年轻,但我能一箭射中天上飞旋的大雕,也能一口气骑马跑百里不停歇。”

这小子个头不高,倒挺会吹牛。

那边突地稽送上一张礼单。

“黄金百两,奴仆百人、良马百匹、牛百头,羊百口。”

武怀玉都被他的出手给惊住了。

“少保莫嫌弃。”突地稽倒好像还觉得出手礼太轻了。

卫孝节这时在旁边道,“这是族长的一点心意,武少保笑纳便是,你不用不好意思,族长可是财力雄厚,牛羊数谷、僮仆数千。”

牛羊按山谷来计算,奴仆好几千,这确实不是一般的财力雄厚了。

武怀玉却并不贪这点钱财,虽然是不小一笔,最后推辞了几番,少年瞒咄对父亲提议,不如把这些献给幽州都督府。

“那我再添粮千石、绢千匹。”突地稽很豪气。

这回武怀玉倒没客气的笑纳了,入的是公库又不是他私人口袋。

那小子倒是让武怀玉有点喜欢了。

“请燕州刺史、蓍国公突地稽迎接圣旨!”

气氛不错,武怀玉便也干脆请出圣旨宣读,加封突地稽为右卫将军,赐国姓李,以后就叫李突地稽,并赐金腰带一条。

突地稽带着儿子跪伏地上,恭敬接旨,口称万岁。

接过旨意,突地稽满面涨红十分激动,他让武怀玉给儿子取个汉名。

“请武少保给他赐个大名。”

武怀玉本来并没想认这义儿,可突地稽父子却是十分热情,最后看在他们刚捐献给幽州都督府的那一份大礼的份上,武怀玉最后还是认下了,这小子也确实挺机灵。

“便给你取名谨行,表字克用。”

谨行,谨言慎行,

克用,克制行动。

突地稽爷俩都很高兴,突地稽让李谨行以后就跟随在武怀玉身边侍候了,这是他最小的儿子,排行第十三,对这幼子他还是很喜欢的,来拜见武怀玉也只带了这小儿子在身边,还特意让他拜在武怀玉门下做义子。

武怀玉倒也没太在意身边又添一胡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