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臣斗胆(2 / 5)

作品:《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你性子谨慎,和叔宝、药师两个很像,朕也知你顾虑什么,但你我君臣还用那般么?”

“还是说,你还记着上次入政事堂没做多久的事?”

“陛下,上次辞相也是臣主动所请,确实是不太合适,臣一来太年轻,二来犯错不少,如今三司还在调查臣,”

“朕让御史台三司调查,也是让他们尽快出个结论,也好堵一些人的口,并非他意。”

“臣知道陛下是爱护臣,但臣还是觉得不合适,而且现在臣义父、老师皆在政事堂为相,侯君集还是臣同门师弟,这政事堂尽是关系,”

李世民笑笑,

“你真要这样说,那魏征还是你家儿女亲家呢,”

“你不用顾虑那些,朕拜你为相,那是看中你的能力,你还记得去年夏咱们在樊川说的那些事吗?

朕考虑大半年,租庸调制确实隐患极多,现在还能维持,但要是不提前解决,以后积重难返,终会成心腹大患。

朕打算试行两税法,想让你来打头阵。”

“如果陛下信任臣,那臣愿意回到幽州或是去朔方,又或陇右,在地方上先试行两税法,先以一县一州试行,然后慢慢推广,总结经验,拾遗补缺,”

李世民摇头。

“你也二十二了,也不用总说年轻,大唐建国时,我才十八,朕二十二岁时,已经讨平薛举刘武周,正在围王世充战窦建德,是天策大将军了,”

“臣岂敢跟陛下相提并论。”

“朕当年刚起兵时,身边的众人,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他们也不过三四十岁,而长孙无忌侯君集段志玄许洛仁也都二十几,朕天策府中,许多比你还年轻的”

太子坐在那里很老实,没敢乱插嘴,

听着老师武怀玉一直请辞宰相,父皇却一直劝说。

许久,承乾忍不住道,“侯君集、张亮都能在政事堂为相,老师难道觉得还不如他们,是觉得功勋不如,还是才能不如?”

这话一出,李世民和武怀玉都不说话了。

太子这话,充满着对侯君集张亮二人的不屑,事实上朝野对这两位宰相确实很多人不满也不服。

一来侯君集也很年轻,皇帝的儿时玩伴,也才三十出头,再者他也是这几年才发迹,在玄武门宫变前,侯君集官爵地位都很低,在别人眼里那也不过是皇帝的一个侍卫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