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赴死!(2 / 2)

作品:《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不等他发问,前面已经传来甲士们大声的呵斥声。

那人影,动都没动,径直望着赵郢这边的方向,声音极为稳,也极平静。

“燕国旧人,翼,请皇太孙赴死……”

“大胆——”

前面的甲士闻言,顿时大怒,纷纷抽出腰间长剑,眼看着就要冲上去,把这位胆敢口出狂言的家伙当场拿下,交由皇太孙发落。

却见他身形消瘦的男子,对已经逐渐迫近的甲士恍若不见,不紧不慢地反手从药箱的底层,抽出一把极为狭长的长剑,然后,横剑于前,目光平静地朝着赵郢所在的方向,义无反顾地发起了冲锋。

赵郢看得不由眉梢微挑。

孤身一身,拦住去路,然后,光明正大地冲击自己的装备精良的禁军侍卫,这等行为,与其说是刺杀,其实莫若说是寻死。

果然,只是一个照面,对面的消瘦男子,就已经身披数创,被几名禁军侍卫拿着武器,死死地逼住,押到赵郢的面前。

“昔日燕太子丹,背信弃义,派遣荆轲等人,行刺杀陛下之事,故而才导致我大秦兴兵,宗庙毁弃,是燕有负于我大秦……”

说到这里,赵郢看着眼前神色平静地盯着自己的刺客,淡淡地道。

“燕国早已经覆灭,你明知必死,为何还要过来以身犯险,行刺杀之举……”

翼的目光很平静,声音也听不出任何的波澜,就像现在身披数创,血流不止的是别人,跟自己丝毫无关一般。

“昔日燕太子,即使不行刺杀之举,难道就能保全宗庙社稷吗?大秦,虎狼之国也,六国不灭,征战就不会停止……”

赵郢笑了笑。

“你本是刺客,我无需与你多言,但我看你有慷慨赴死之心,也算得上是义士。才打算与你说些道理。”

说到这里,赵郢坐在马背上,身子微微前倾,俯视着这位忽然冒出来的刺客。

“天下诸侯,征战不止,是天下祸乱的根源。天下黔首,父亲失去他的儿子,妻子失去他的丈夫,孩子失去他的父亲与兄长,这都是诸侯的祸患,天下之民,实苦诸侯久矣。我大秦,顺天应命,兴义师,熄战火,天下一统,天下之民,才得以脱离于水深火热之中,过上了几天安稳的日子,这里面的道理,你难道自己看不明白吗?抑或是,自己因为曾经受过别人一点小的恩惠,就蒙蔽大的道义,故意装聋作哑,不肯承认这个事实……”

翼虽然不想承认,但心中又隐隐觉得,眼前这位皇太孙说的道理似乎好像很有道理。故而,张了张了嘴,想要反驳,但终究还是没有说话。

赵郢这才直起身子,看着眼前的刺客,认真地道。

“正是因为这样的道理,我大秦,才能以区区一域贫瘠之地,而抗天下诸侯,这就是顺天应人,万民所向的道理——昔日,燕太子丹,以堂堂以国太子之尊,行刺杀之举,已经失去了道义,你莫不是也要学他,令燕国在覆灭之后,依然再次蒙羞吗……”

翼:……

他原本已经被赵郢前面的一番闻所未闻的论断,夺去了心志,此时听到赵郢的这样声色俱厉的喝问,竟然有那么一瞬间的失神。

但他毕竟,是心志坚韧之辈,很快就恢复了心神。

面色坦然地道。

“我乃是卑贱的小人,不知道您讲述的这些大的道理,但我曾听闻,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昔日我曾受燕国的恩惠供养,却没有回报的机会,故而,只能以死报之。我如今已经成为您的阶下之囚,已经没有了刺杀您来回报燕国的机会,也不愿意天下百姓,再陷入无穷无尽的杀伐,故而情愿引颈就戮……”

说到这里,翼语气顿了顿。

“我无力回报于燕,死不足惜,只是心有所憾,愿意请一件您的衣服,拔剑斩之,以报燕君,不知道您可肯成亲……”

赵郢盯着他,审视良久,见他自始至终,面色平静,眼中看不出任何的动摇,知道这样的人才,终究不能为自己所用,这才叹息了一口气。

“真义士也!”

说完,赵郢让人放开翼的身形,并当众脱下自己衣袍,让人递过去。

翼起身拜谢,伸出双手,接过赵郢的衣服,放置在地上,抓起自己那把狭长的长剑,跳起来,连斩三次,这才神色感激冲着赵郢拜了两拜道。

“多谢殿下的成全,我终于可以在死后无愧于燕君了……”

说完,横起自己的长剑,当众自刎而死。

看着栽倒在自己面前的翼,赵郢沉默了一会儿,这才环顾左右道。

“此乃义士,当厚葬之……”

……

钱缪是在第二天,才收到翼去世消息的。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失神了良久。终究还是起身,收拾好自己的房间之后,向医学堂的医正请了假,赶到赵郢让人为翼设置的灵堂前,为翼扶棺送行。

等到为翼办完后事之后,他一个人坐在那里,等了良久,也不见有人前来抓他,这才神色复杂地起身,往医学堂赶去。

身后,翼墓碑的碑文,让他无颜直视。

故燕国义士翼之墓!

……

对于钱缪下山为翼送行之事,赵郢自然知道,但也听闻之后,只是笑了笑,便抛到一旁,不再理会。

那钱缪到底还算是有几分道义。

这些,对于赵郢来讲,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因为此时此刻,他的注意力已经被另一件大事所吸引。

那就是他与始皇帝一起筹谋了许久的石炭官营!

等到少府史禄,在朝廷上当众提出之后,顿时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如今有赵郢和胡亥的珠玉在前,天下的人怎么会不明白石炭的巨大价值?

尤其是这些石炭的处理,本身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含量,找几个石炭矿上或者是商行里的下人,稍微用点心思打听一下啊,就能复制地七七八八。

故而,这两年来,很快就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石炭矿,如雨后春笋般跟风而起,行销各地,牵扯其中的达官贵人,六国勋贵豪族,不知凡几。

没办法,利润实在是太惊人了。

就连这咸阳城中的不少大臣,都忍不住怦然心动,通过种种途径,参与到了其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