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先别说话,剖了你的心尚且不死,咱们再论!(4 / 4)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户部空虚,全靠内帑支撑,朕要治理河套、宣镇,大建辽东,还要防备鞑靼劫掠,内帑有多少钱够挥霍的?”

朱祁钰陡然发怒:“习嘉言,太常寺有没有变出钱的办法啊?”

习嘉言浑身一颤。

他明白了,皇帝是让他也出去抢!

您是强盗,总不能把我们也变成强盗了吧?

“微臣还真有一法!”习嘉言也沉沦了。

“说来听听。”

“微臣以为,太常寺管祭祀与礼乐。”

习嘉言跪在地上:“庙观诵经时,需要礼乐辉映,微臣以为,太常寺须收天下乐器于太常寺。”

“庙观想用,便要从太常寺买,乃至天下勾栏瓦舍想用,也得从太常寺买。”

“这样一来,太常寺就有了进项。”

您这堕落得也太快了吧!

真没想到,你小子也是个人才。

看来这人呐,得逼一逼,不逼成不了人才。

“办法不错,倘若人家不买了,你会怎么办呢?”朱祁钰问。

“启禀陛下,若不买,微臣便收走庙观之中,一切可打出响声的东西。”习嘉言坦然道。

还是你够狠!

你得把房子建筑都拆了,就留下几套被子,就那东西敲不响。

“允了。”

朱祁钰站起来:“尔等都学着点。”

“别总从跟户部、跟内帑要钱、要钱的,户部又不会变钱,哪来那么多钱出来?”

“你们都是官署,想想办法,怎么赚到钱!”

“这钱啊,不是长着腿儿跑到你们面前的,得自己发现商机,利用商机,多多赚钱,为朝堂创收!”

“那些清水衙门,都琢磨琢磨,总让朕养着,朕早晚都裁撤了,让你们滚去大街上要饭去!”

“习嘉言就不错,有想法就是好事!”

嘶!

您真是钻钱眼里了!

然后逼着百官钻进钱眼儿里!

就不怕,这朝堂上没一个君子,全都是商贾吗?

国将不国啊!

胡濙欲言又止,想劝,却又不敢劝。

他如今只剩下威望了,也得看皇帝脸色行事,所有话语,化作幽幽一叹。

“老太傅,也有好办法?”朱祁钰看向胡濙。

“陛下,老臣没有好办法,只是想劝陛下,不能总以商贾之法行事,我朝乃上国,将以仁义行天下……”

胡濙话没说完。

朱祁钰打断道:“老太傅,那朕问你,肚子和仁义二选一,您怎么选?”

胡濙回答:“仓廪实而知礼节!”

“对呀,得先吃饱饭啊!才能知道仁义啊!”

朱祁钰拍着御案:“朕穷啊!朝堂穷啊!朕都吃不饱肚子了,还谈什么礼节啊!”

“朕都不怕你们笑话,朕这龙袍,四年了,没换过啊!”

“户部,仓库里都跑耗子了,啥都没有!”

“多穷啊!”

“朕也不想变成恶臭的商贾。”

“就你们是道德君子,就你们读过圣贤书吗?”

“朕没读过吗?朕的学问,比你们谁差?朕两岁开蒙,四岁诵读《礼》,先帝常常夸赞朕聪慧!”

“朕也想当君子啊,奈何国库不允许啊!”

“倘若国库有一亿两白银躺在那,朕也是君子啊,谁愿意当一个浑身充满恶臭的商贾啊!”

“老太傅,朕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啊!”

朱祁钰又卖惨了。

胡濙都听不下去了,您还穷呢?

疯狂折腾,钱还有多是,您已经比几代先帝都富裕了,还不知足!

“微臣等不敢让陛下入地狱,微臣等愿意为陛下分担,愿意入地狱!”耿九畴叩拜。

看看,这才是忠臣。

“你们有此心便好,这商贾的臭屎坑,朕是掉进去了。”

“朕不希望太子也掉进去!”

“更不希望,后世之君都掉进去!”

“所朕得给他们攒啊,攒出一个盛世江山出来!攒出充足的内帑出来!”

朱祁钰动情道:“老太傅,您关怀朕、爱护朕,朕能体谅,但请你帮帮朕,好吗?”

胡濙哭笑不得,跪在地上:“老臣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你们都学学老太傅,这么大岁数尚在为大明奔波!”

“他不想颐养天年吗?不想含饴弄孙吗?”

“可他放心不下大明啊!先帝将大明江山托付给他,他闭不上眼睛啊!”

朱祁钰高声道。

可胡濙越听,怎么感觉是我很碍事?皇帝巴不得我快速闭上眼睛?

有您这么说话的吗!咒我呢?

“诸卿,你们都是朕的肱骨!”

“朕却逼你们成为商贾!”

“朕对不起你们!”

“但是,彪炳史册,过错朕来扛,你们来做名臣名将,朕来做这个昏君、暴君!”

话没说完,群臣又跪下连说不敢。

皇帝您就别说了。

话咋这么多呢?

“朕是皇帝,朕的肩膀足够宽厚,足够为你们遮风挡雨。”

“你们,来做这盛世的泥瓦匠,一砖一瓦的,跟着朕建造这大好盛世!”

“诸卿,回去都想想办法,怎么富裕户部、内帑。”

“朝堂不富,如何做事?”

“内帑不富,朕心何安?”

“好了,下朝吧,都琢磨琢磨。”

朱祁钰嘴角翘起。

君子,不就被人欺负的傻子嘛。

这君子,继续存在于圣贤书里吧,让天下人,都做那个小人!

只有小人,才不会被这世道欺负。

回到勤政殿。

“把许感叫来。”

朱祁钰站在地图上看,指着三个点:“在这三个地方建城,五原、包头和云中。”

“这里建夏州。”

“其余的城池,让原杰看着建,需要就建,现在人口少,以后人口就多了。”

“贺兰山上建道宫,把正一道挪过去。”

“有了道宫,就得有佛寺啊。”

“西北向来汉胡杂居,各大教派碰撞,倒是可以试一试正一道的成色,若是没用,便不必扶持了。”

“扩建银川,把银川打造成佛道圣地。”

“传旨宁夏布政使,令其在银川多建庙观,从内地迁去一批。”

“至于钱呐,先从内帑出,然后朕去庙观索取,加倍要回来,就这么办。”

朱祁钰目光转移到辽东,四平城上下都没有遮挡,必须在四周,建造四座小城,以及周围密集的堡垒,拱卫四平城。

孔家万万不能出事。

“告诉李贤,长城不必修建了,一味坚守,没有意义。”

“又不是王八,守什么守。”

“鞑靼怎么还没来?不会不来了吧?”

朱祁钰真有点着急了:“把王狗儿传来。”

目光西移:“传旨王来,宣镇往前移,以于延水(东洋河)为界,修建堡垒,不必修长城。”

“把于延水和永定河连起来,走漕运用。”

“皇爷,万一瓦剌也通过这条河,攻打京师呢?”冯孝小心翼翼道。

倒也有可能。

京师不能被攻打,先祖构建九边,不就是为了保卫京师嘛。

一旦京师攻打,天下动荡,产生极为恶劣的政治影响。

“你说的不错,朕看到的是方便宣镇百姓,你看到的是军事风险,不错,以后有这些想法,都说出来。”朱祁钰道。

“奴婢谢皇爷夸奖。”

这时,许感进来。

朱祁钰移开地图,挥退伺候的人,单独把许感留下来:“以后被打发出宫的宫女儿,都归都知监管。”

许感神色一喜。

这些宫女儿,正在被秘密特训。

他也知道,这些宫女儿被送出去,是做什么的。

“能管好吗?”

“奴婢一定不负皇爷厚望!”许感磕头。

“嗯,知道朕要干什么吧?”

“奴婢清楚,奴婢是用这些宫女监察百官。”许感回禀道。

“不错,这是朕的目的。”

朱祁钰道:“肯定有些宫女儿,出了宫便会叛变,你可有惩治的办法啊?”

许感嘴角一扯:“奴婢有把握,让她们乖乖听话。”

“嗯?”朱祁钰抬起眼皮子,略显诧异。

“皇爷,她们半路出家,因皇恩嫁给天下百官,自然知道感恩。她们能依靠的,就是宫中。”

“倘若有不听话的,若是有家的,奴婢会用她娘家威胁;若是没家的,她总会有些腌臜事、把柄的;”

“再不济,奴婢就她们失去该有的一切,让她们清楚,该依靠谁;”

“实在不听话的,干脆点,连带着那官员也一并处置了。”

“奴婢还想着,必有官员自作小聪明,传假情报给宫中。”

“那不恰恰说明,此人居心叵测嘛。”

许感的笑,连朱祁钰都觉得渗人。

“嗯,看来朕没看错人。”

朱祁钰嘴角翘起:“便交给你,记住,你要学会辨别情报,在宫里宫外多多招人,有能力的人,总是需要的。”

“奴婢遵旨!”

又交代几句,朱祁钰才放心。

“你去一趟南宫,宣读朕的旨意,顺便看看南宫的生活如何?”朱祁钰让冯孝把拟好的圣旨,交给许感。

一听去南宫,许感脸上露出了笑容。

那笑容,有点贱。

“安心做事吧,朕不会亏待你的。”朱祁钰让他下去了。

“把李震叫来,朕嘱咐他几句。”

朱祁钰对天下诸王十分不满,让你们入京,多久了,拿朕的话当放屁!

那朕就让你们知道,得罪朕的下场!

“皇爷,王狗儿到了。”冯孝小声禀告。

加更没写出来,这章万,作者尽力了!还欠最后一更,先缓一缓,等状态好了,就还清!求订阅!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