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魏王、商王继藩,工资越涨越郁闷(3 / 3)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地图呈上来。”

“这块,是新发现的大陆,面积极为广袤,比大明还要大。”

“遍地都是金银资源,是个天选之地。”

“朕打算把你分封过去。”

美洲早就发现了,这些年,美洲大量白银涌入大明,大明市场资金超过了500亿。

全是大明从北美运回来的银子。

这两年更是加大了运回来的数量,大明通往美洲的航道,也有好几条了,主要是从倭国途经夏威夷去美洲,这条路是最安全的。

夏威夷是景泰四十一年的时候发现的,虽是战略要冲,但皇子们都不愿意去就藩,因为太小了。

这种岛国,基本都是分封给宗室的。

皇子们,都想要大块陆地,想当霸主。

“儿臣愿意!”

朱见漠自然是愿意的,大明陆续派上去百万人了,老二十七和老二十八都分封上去了。

但皇帝却需要一个开拓之主,真正占据这块宝地。

其实,加拿大是一块彻头彻尾的烂地,等于西伯利亚冻土,他们人口都集中在五大湖。

别看加拿大土地面积大,其实这就是个渣渣。

让三十一去,肯定不去这块破地,而是去和墨西哥土著打交道,分封在加州、德州是比较好的地方。

至于美洲这天选之地,只要皇子足够多,就永远只是一个大岛,成不了霸主的大岛。

当然了,就算有一天成为霸主,那也是明人,也是他朱祁钰的子孙,也得敬着他朱祁钰。

大明起码有沦为附庸的希望,不至于被玩死。

这几年,大明房地产发展如火如荼。

房地产发展,相关联行业,工资奖金疯涨,也带动了全大明的消费,给市场带来一波利好。

尤其是房地产野蛮扩张阶段,钱真的不是钱。

带动整个社会浮躁风气,都敞开了消费。

自然而然的,消费规模巨大,市场就极度繁荣。

工资年年翻倍。

景泰十五年的时候,一个普通工人,工资仅10块钱,景泰三十年时,工资涨到了22块。

但物价几乎是没有涨的。

这期间,百姓都把口袋里的钱,投资了未来,就是孩子。

中枢疯狂鼓励生育,甚至提出生20个,就予以免税。

孩子爆炸式增长。

短短几年,人口就突破了20亿。

百姓过得喜乐,家家都很知足,穷人乍富,自然就知足了。

到了景泰三十九年,工资仅有25块,仅仅涨了三块,百姓日子过得很舒坦,两个人上班,50块钱,能养活十口人,衣食无忧。

结果,景泰四十年,工资直接翻倍,涨到了50块,这一次物价却涨了两倍。

景泰四十一年,工资再次翻倍,涨到了125块,物价却在去年基础上翻了两倍。

以前一家收入50块,养活十口人。

景泰四十一年,工资翻了几倍,俩人收入250块,却养不活十口人了。

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基本生活需求的改变。

以前是吃饱,现在是吃好;以前是在家吃,现在是下馆子;以前是舍不得买,现在是贷款买。

因为繁荣,生活水准直线飙升。

最可预见的是,自行车刚推行的时候,民间购买者寥寥,到了景泰四十一年,几乎人手一辆自行车。

是人手一辆!

大明投入市场的自行车,高达22亿!

这个数字多可怕,一岁孩子,都有一辆自行车。

自行车的价格,可是涨了的呀,从最初的五百块,涨到了七百多。

就算工资再涨,一辆自行车,也够一个人三年的工资了,绝对是高端奢侈品的。

可家家都买。

高端奢侈品消费,国内市场达到了10亿规模,而在景泰三十八年的时候,高端奢侈品消费规模仅仅6000万。

因为那个时候,高端奢侈品只有权贵人家才消费,景泰四十一年时,却是千家万户在消费。

到了景泰四十二年,人均工资三级跳,达到了210元,这一年物价没有再涨,反倒是房价翻倍了。

连带着的,景泰四十三年,人均工资飙升到了500块!

房价开始按尺算了,园子里的土地,都是用尺计算的,京师最贵的园子,售价过亿。

国内消费市场规模,达到了恐怖的100亿,高端奢侈品消费市场,超过30亿大关。

而极端繁荣之下,却是工厂主抱怨招工难,工人也抱怨生活苦。

工资从10块钱,翻了50倍,生活却变苦了!

归根结底,是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了,以前是追求吃饱肚子,现在是追求有车有房,要大房子,要自行车。

抱怨声最大的是农民。

农民是最苦的,本该是最先富起来的人,却成了工业革命里的炮灰。

中枢虽不收农业税,但贫富差距却肉眼可见的拉大。

景泰四十三年,皇帝下旨,给农民给予一部分种地补贴,而这个补贴额由工厂主承担。

本地工业赚得多,给本地农民补得就越多。

这就让工厂主怨声载道,很多家工厂想直接倒闭。

而这时,蒸汽机量产的消息传了出来。

用机械替代人工,会成为接下来几年的主基调,而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大批劳动者失业。

对于失业者,中枢也有安排,可移民去新地,新地缺少劳动者,工资不高,但钱实呀。

最恐怖的还是财政收入。

景泰四十三年,中枢财政收入达到了恐怖的12亿!

国企总收入高达70亿!

根据计算,皇家商行和皇室投资的行业,总盈利超过了百亿。

这说明了什么?

市场总额才500亿,回到中枢手上这么多钱!

说明了,中枢进行全行业垄断,除了国企和皇企外,其他企业都没发展起来,或者说在新一轮经济浪潮中掉队了。

被房地产玩的,把所有人玩迷茫了,看不清未来的路在哪。

这就直接导致了,中枢和皇企进行全方位垄断,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景泰三十八年的时候,国企和皇企,只占市场份额的十分之一呀,现在变成了市场总额的一半,非常可怕。

中枢收上来的钱越多,越无力消化,只能被迫投入房地产之中,房地产就愈发繁荣。

房地产越繁荣,百姓生活越惨。

甚至,大明诞生了第一个抑郁症患者,有史以来第一个。

景泰四十四年初,皇帝调整了政策,勒令房地产有序发展,有些小城市,不宜炒房。

皇帝开始保护小城市,打算逆城市化。

这些年,老百姓都愿意进城买房,因为是赚钱呀,尤其是全国近百个大城市,都是最好的买房对象,买了不但不亏还能赚。

就保护小城市这道政策,遭到了中枢、银行、民间的激烈反对。

皇帝看似人间清醒,却逆全体民众的心愿。

你想遏制小城市房子,你得问问小城市老百姓同不同意!

都看到房地产利好呢,小城市人看见大城市人靠着一套房子,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他们就不眼馋吗?

眼馋疯了,都盼着政策稍微倾斜点,来到我家乡,我也过过富翁的瘾。

结果皇帝一道政策,干翻了所有人的暴富梦。

这是什么意思?

不让我们发财呗!

小城市百姓恨死了皇帝,都扎小人骂皇帝,越来越昏……

那我们就去大城市买房!

谁也按捺不住我们暴富的心。

果然,大城市房子销售量激增。

这道政策从景泰四十四年一月颁布,三月取消,改为有效遏制房价增长,保证百姓幸福生活。

问题是,百姓的幸福,就是房价涨啊。

谁管明天崩不崩啊。

反正明天崩了,我就骂皇帝。

新政策取消之后,大城市房产销量下滑,出现了一小波跌价潮,但耐不住投资客騒动的心,他们很快就跟进购买,房价又涨回去了。

真正让中枢恐惧的是。

香港成为大明第一座过千万人口的城市!

排名前十的,人口最少的苏州,人口达到了九百万。

大明是养不起这么多工人的。

还出现了一种可怕的风潮,是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出来打工的农民工。

土地是要精耕细作的,整个过程都是需要人力,一点点弄的,所以大明粮食产量才高。

现在出现了农民工,导致土地里不上心,而是跑来城市里打工。

又抢了本地劳动力的饭碗。

导致失业的人增多,民间粮食产量上不去,一系列恶性循环。

皇帝甚至想下旨,不许农民出来打工,把农民绑在土地上,却遭到中枢的反对。

原因很简单,种地真的不赚钱,你再捆绑农民,农民非放下锄头造反不可。

说来说去,都是机械惹的祸。

如果没有这么多机械,多少人都需要的,就算农民全进城,城市工厂也能负担得起。

问题是机械替代了人工,造出失业潮,然后民工进城,抢了他们的饭碗,失业的人更多了。

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失业问题,必须极为重视。

恰恰也难倒了中枢一群老学究,以前是吃不饱肚子犯愁,现在改为找不到工作犯愁了。

他们也纳闷了,能吃饱饭就知足了呗,闹什么闹啊。

可人嘛,都是向往美好生活的,都想有钱。

皇帝也没辙,工业化是必然趋势,淘汰是必然机制。

“干脆让他们回去种地算了。”王复提出一个最不负责任的看法。

“他们要是肯去种地,就不会来城市打工了。”

朱祁钰没好气道:“种地不愿意,移民也不愿意,去年移民商国,都是绑着去的!”

“难道今年,还要把失业者,都绑去新土?”

这倒是一个法子。

大明不需要这些淘汰工人,但新地需要呀。

难的是,这些人拖家带口的,习惯了大明生活,不愿意去新地,移民也是麻烦,坐船还好些,男女能分开,不至于闹出太多恶心事。

可要是去东欧,押一群女的走,在大明境内估计都得出事。

肯定不行。

火车!

等火车修通之后就好了,可就算是三年后运行,铺设轨道通往东欧,没有二十年是做不到的。

眼前问题还解决不了。

“诸卿,能否创造出新行业?”

这是唯一的办法,诞生新行业,消化失业人群,就是给他们换个工作。

那就得动动脑子了。

现在大明有什么行业,缺什么行业?

其实,大明失业率暴增,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当年狂生孩子那一代人长大了,他们成为市场上主要劳动力。

大明主要劳动力,高达6亿!

就算现代社会,也消化不了这么多劳动力吧?

得想个办法,消化掉市场剩余劳动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