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收复倭国,大明最后一块拼图集齐,十京五十七省(2 / 2)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朱祁钰道:“言官敢试探,说明你的商国军队已经靠不住了,之前朕就问你,你的路该怎么选,该做出抉择了。”

“被渗透就渗透了,您还在呢,儿子还死不了。”

朱见漭不在乎:“治理朝政就像熬鹰,您对他们太善意了,所以才敢揣测天心,等儿子继位,就让他们知道天心难测!”

“老四,保重自己啊。”朱祁钰瞟了他一眼:“该低头的时候就低头,别吃亏。”

“儿子明白。”

朱见漭道:“儿子回去就把马宰了吃肉。”

朱祁钰笑了起来:“去奉天殿上吃。”

“哈哈哈!”朱见漭大笑,和老爷子聊天就有意思。

“朕这几年,为了老大,不得不窝着装怂,你回来了,朕不用装了,也没几天活头了,活得自在一些,靠你了,行吗?”

朱见漭跪在地上:“儿子在一天,就保证爹不受任何委屈!”

朱祁钰拍拍他的头:“好儿子。”

朱见漭真的把马杀了,然后在奉天殿上煮肉吃,还给各个官邸的官员送去一碗马肉。

“老四还是那个老四啊。”

马文升勾起嘴角:“这是向朝臣挑衅呢。”

“三十年了,还没变啊。”

余子俊吃着马肉:“若再烂糊些就好了,这小子一点都不考虑老臣子的牙口啊。”

“这是匹烈马啊,驯服烈马是需要时间的,慢慢来吧。”马文升也吃了块马肉,就分给其他人了。

这场交锋,谈不上谁胜谁负,但朝臣却第一次清晰地了解到朱见漭的性格。

却在这时,倭国臣服的消息传来。

王恕、杨信成功收复倭国,倭国正式变成大明领土。

捷报传入养心殿。

老皇帝满脸喜色:“大明最后一块版图凑齐了,将虾夷岛从黑龙江拿出来,和倭国三岛放在一起,设为日本省,简称齐或倭。”

“齐鲁之地,就是倭国和山东,就是朕的齐鲁之地。”

“再设东京,为大明第五京师,设东直隶。”

“这下大明版图,算是彻底齐全了。”

他走到地图前,眼睛不太好使,有太监拿着放大镜给他看:“把太子宣来。”

当朱见漭进殿时,看见他爹被两个太监扶着,拿着放大镜看地图。

“大明一共六十个省,每一个省视为一颗星,朕想在国旗上,增加五十七颗星,你意下如何?”

六十个省,分别是:勒拿、捕鱼儿海、蒙古、突厥、鞑靼、黑龙江、吉林、辽宁、朝鲜、日本、东直隶、热河、北直隶、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西域、伊犁、阿尔泰、乌里雅苏台、唐努乌梁海、乌兰察布、叶尼塞、费尔干纳、西直隶、乌斯贜、四川、重庆、云南、大理、北缅、南缅、孟加拉、马六甲、新益、新荆、新扬、交趾、新徐、新兖、新青、汴直隶、吕宋、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南直隶、江苏、安徽、湖北、河南。

渤海湾和朝鲜湾,正在填平,又会增加渤海省,和黄海省。

一共五京五十五个省。

北面冻土区面积巨大,约六百万平方公里。

大明总疆土超过2100万,宜居领土达到1500万。

西部的尽头是大海,最远到白令海峡,从勘察加半岛延伸到美洲的小岛,都被大明实控。

最西边的省是突厥和日本。

东部疆域以鄂毕河-巴尔喀什湖-苦盏为划分,实际上,大明占据整个帕米尔高原,占据大半个兴都库什山脉。

即便这些地方贫瘠,领土却有一百多万,虽然没被划入大明,其实是大明实控领土。

大明实控领土,在2300万左右。

老苏最牛的时候,2240万平方公里,其实有一千多万冻土,中亚那等全是风沙的地方,能和东南亚比吗?

一个交趾,都比整个中亚富裕。

老苏真正宜居地,就东欧那一小块地盘,顶天四百万平方公里,其实和现在的华夏差不多。

而大明占据整个东南亚,灭掉了安南、暹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孟加拉,占的全是膏腴之地。

还有更加富裕的婆罗洲和吕宋呢。

倭国是烂,火山海啸地震年年都有,但也比中亚富裕呀,起码人家靠海呀。

横向对比面积的话,大明比老苏还大。

纵向对比富裕度的话,十个老苏也比不过大明啊。

说实话,华夏精华之地,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就奠定了的,就是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也就这样,甚至连湖南、广西、贵州都不是什么精华地区,勉强算吧。

大明增加了东北,松辽平原,三江平原、黑龙江平原三个巨大平原,因为耐寒作物的出现,东北才被利用上,不然根本就没用。

又增加了东南亚,东南亚膏腴之地。

随着引流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曾经荒凉的北方,也会再次繁荣起来,毕竟北方缺水,解决水源问题,北方恢复汉朝荣光,指日可待。

加高兴安岭后,又会增加两个富裕省份。

最关键的是,大明拥有无数个天壤良港。

老苏可没有。

大明人多呀,大明总人口达到了亿,景泰六十六年就能超过四十亿。

大明是单一民族,和老苏那种几百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可不一样。

所以,同时期对比,现在的大明要比老苏还要强大的。

“爹,如果大明以后再开疆拓土,是不是还要改国旗呀?”朱见漭以为多大事呢,倭国本就是盘子里的肉,早收晚收而已。

“你能把这个庞大的大明治理好就知足吧。”朱祁钰没好气道。

“爹,并入倭国,也只是五十九个省啊?哪来的六十个?”朱见漭问。

能做如此庞大帝国的皇帝,朱见漭也与有荣焉。

“大明现在有四京,朕打算在倭国设立东京,为大明第五京,设东直隶。”

西京,是建立在费尔干纳盆地里的。

像费尔干纳这个名字,朝臣是反对叫的,不如叫大宛省,或者叫西康省。

可老皇帝却觉得费尔干纳名字不错。

这名字的意义是,被山岭环绕的谷地。

其实现在人只是看人家一串名字,觉得洋气,如果翻译过来就会发现,还不如大河南名字洋气呢。

中亚到现在都没诞生民族观念,因为一直被征服啊,他们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所以,这块地盘上叫一些古名字没有问题。

像缅甸、泰国就不行了,虽然新益、新荆不好听,但这块地盘可被泰国、缅甸经营上千年了,记忆没那么容易抹去的。

老苏当年就试图抹去中亚各族的记忆,最终还是失败了。

大明用了五十年,还没抹掉东南亚人的记忆呢,何况老苏。

“爹,儿臣建议改北京为中都,设六京,在北面蒙古省里挑出一块要地,建立北京。”

“现在的北京改为中都,或者是中京、大京、大都都行。”

“费尔干纳盆地里有西京。”

“倭国有东京。”

“百越之地有汴京。”

“江南还有南京。”

“如此一来就有六京,辽金都是五京制,儿臣觉得用在大明也很合适。”

“太宗迁都后,大明才有两京,您为了更好控制百越之地,设置汴京。”

朱祁钰微微沉吟:“六京都设了,干脆设十京算了。”

“在婆罗洲挑一处建京,在孟加拉也拿出一个地方建立京师,等叶尼塞河引水完毕,将兰州改为兰京,改新加坡为新京。”

“直接设十京,撤汴直隶、西直隶和东直隶,只有南北两个直隶。”

设十京,从政治角度,方便管理地方;从经济角度,则是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建设京师,让人口集中在天下十京之地;从军事角度,也方便设置多值军队。

“爹,那样的话,省份可就减少了。”

朱祁钰瞟了他一眼:“以前是两京十三省,是朕非要把直隶变成省的,唉,算是朕的虚荣心罢了。”

“若是爹的虚荣心,干脆将各府升为省,全国不就有几百个省了嘛。”朱见漭打趣他。

朱祁钰大笑:“你觉得十京制如何?”

“儿臣觉得更好。”

那么就变成了十京五十七省。

“新京师不用改地名,比如兰州,就叫兰京,新加坡升为新京,这样就可以了。”

十京就是:中京、北京、南京、东京、西京、汴京、兰京、新京、孟京、巫京(婆罗洲)。

大明新疆域也就划定了。

十京五十七省,其中包含南北两个直隶,其他八京不设直隶。

其实唐努乌梁海北面的叶尼塞和勒拿两个省,面积巨大,因为没什么实际意义,也就没有进行拆分,非要拆分的话,倒是还可以拆分出几个省来。

但连人都不能住,拆分出来有啥用啊。

“爹,建造京师的钱,内帑出?还是召集富商集资?”

朱祁钰估摸一下:“自己出也花不了几个钱,基础建设朕出吧,其他的可以招商引资。”

“儿臣这就给内阁传旨。”

朱见漭也不在乎这点钱,老皇帝家底儿这么丰厚,该花就得花。

老皇帝可没给他看家底儿。

但他可知道,东欧很多东西,都有老皇帝的投资,每年都用火车往京师里面运黄金。

他可不是朱见淇,钱该花就花,攒着没用。

“那改国旗的事?”

“爹,儿臣觉得别改了,用了五十多年了,天下人都习惯了,您要是想将五十七颗星加上去,就重新制作一面,当做纪念用。”

换做朱见淇,估计会跟老爷子算账,换旗花多少,朱见漭则是没有理由,就是不改了。

养心殿传出消息,老皇帝要建十京,阁部重臣吵吵嚷嚷的,都觉得没必要花这笔钱啊。

随着火车提速,中枢掌控如此庞大的疆域,多少有些如鱼得水,并不觉得哪个省份会独立出去。

大明可不是联邦制。

其实在景泰五十五年时,有朝臣提出联邦制,因为德国,就是有很多爵位封地、自由领等组建的联邦制国家。

欧洲基本都这样的,可以说,欧洲没进入封建皇帝制度,还是分封制呢。

所以要组建联邦。

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君主。

如果看罗马史书,欧洲也被统一过,可这个史书的真实性难以考证,而且这是公元几百年的事,当时华夏已经从秦朝进入宋朝了。

就说商朝,也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可这个大一统,和秦始皇的大一统是两个概念。

秦始皇大一统,奠定了华夏版图。

商朝的大一统,只是一个地区的统一而已。

罗马估计也是这样的,被后人无限美化,不断吹嘘什么罗马文明,其实就是和华夏的商朝差不多。

现在的华夏人,会拿商朝历史说事吗?

不会呀!

但欧洲人会呀!

他们觉得罗马多么牛鼻多么厉害,其实就是个渣渣呀,都别对比同时期的汉晋唐宋,对比一下商朝就可以了。

但罗马肯定是存在的,也肯定辉煌过,只是这个辉煌程度,吹嘘成分偏大。

所谓联邦制,可不是什么先进制度,而是历史遗毒罢了。

虞夏商周就是分封制。

联邦就是分封制,就是换一套说辞而已嘛,本质没变啊,无非是最后不打仗了,和平统一了。

这个统一,和华夏的统一是两个概念。

春秋战国合起来,叫东周。

东周是一个统一国家吗?也可以理解为是的,因为有一个共同的君主,周天子,这就是统一的嘛。

这不就是联邦嘛。

如果战国时期就进入大航海了,那么华夏一统这个概念就消失了,东亚也是一堆小国,最后因为为了快速殖民掠夺,这些国家搞出一个联邦制,表面上是周天子说了算,其实是各省各国自己说了算。

这只是软统一嘛,最多把各省的外交权收归中枢,连军权都收不彻底,其实还是自己的小王国。

华夏的统一,是真实统一,华夏传统领土,一分都不能少,并且在全盛时期,进行缓慢扩张,一点点汉化,彻底消化。

这才是真正的统一,硬统一。

这样一种先进的制度,怎么要开历史的倒车呢?

从大一统,走回分封制?

这不有病嘛。

自治,才需要联邦,才需要软统一。

大明每一个省,都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华夏,这种华夏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植入每个华夏人的基因里。

看看被汉化的蒙古,他们是不是一天天也叫嚣着要统一?

所以,大明不可能走联邦制的。

除非有一天,世界来了外星人,需要联合成一个整体,会出现明联邦,这个联邦就是由各个藩国共同组建而成的。

内阁也觉得,建立多京制没必要的。

财部已经将初步预算已经做出来了,在原有的四京外,增设六京,预计投资在40亿元以上。

纵然钱是内帑出,但也太浪费了。

不如投资在工业上面。

刘健和李东阳琢磨出一个办法,不如先建大城市,等城市基础奠定了,再改成京师。

不要直接投资,太浪费资源了。

其实,老皇帝划出来的地方,要么是战略要地,要么是经济发展非常不错的城市。

后者只要改个名字,就能升为京师的。

这个时代的京师,已经趋向于直辖市这个概念。

直辖市,是税收归上面。

主要是经济条件非常好的城市,会升格为直辖市,中枢直接管辖的城市。

京师,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不设直隶,肯定也要由中枢直管啊,财政收入直接收归中枢,地方省份肯定不愿意的。

这会产生虹吸效应,直接把人力物力全都吸走,导致一个省,都在给这个城市打工。

朱见漭的意思是,升为京师,不造行宫,是战略布局。

一旦大明西征,兰京、西京就能囤积海量物资,因为是中枢直辖,没有乱七八糟的事。

其次是战略重视。

全国所有城市,重视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像东北,就是一个产粮基地,没必要建什么京师,有几座大城市就够了。

倭国为什么要建京师,因为距离大明太远了,必须要建立一座京师,专门派官员去管理。

婆罗洲距离大明也不近,所以需要一座巫京,百越之地直接设了三个京师,汴京、新京、孟京,说明朝廷极为重视。

经过反复商量。

朱见漭和朝臣各退一步,暂时先建东京和巫京,其他城市暂时维持原样,先期投资两个亿,全部由内帑承担。

东京就是倭国的江户,在江户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巫京则是在婆罗洲中心地带挑出一个地方来,这座城市,主要是战略布局,为了控制整个婆罗洲不会脱离大明。

新十京,大明会设置常驻官员,在地区理事。

这是设置京师的政治目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