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台球之杆法无敌 / 章节正文阅读

三十二章 你确定这个袋?(1 / 2)

作品:《台球之杆法无敌

第二天

王敢早早来到了俱乐部,一边练球,一边等到九点半比赛

今天会直接从十六强比到决赛。

王敢的晋级八强的对手是一个同样岁数不到二十岁的男孩。

能打到十六强的选手基本没有混子了。

各个都是实力选手,不容小觑!

很快,比赛开始了。

前两局两个人各赢一局,到了第三局,轮到王敢开球。

王敢开球后进了三个球,两个花色球,一个全色球,但是全色球的球型更好一些,死球比较少。

于是选择了全色球,在快速的收掉三颗全色球后,6号球晃袋没进。

球权交给了对手。

对手是花色球,显然技术不错,三颗死球K出了两个。

最后一个死球没有校到,对手不甘心的观察了片刻,只能选择一杆防守。

白球轻轻蹭了一下挨着库边的10号球后跑了球桌的顶部,10号球跑了出来,和王敢的3号球死死的挨住。

王敢把其他的球都收完后,把白球校到了3号球正下方,然后一个轻低杆停球,白球定在了3号球后面,3号球动也没动的把力量都传导给了10号球。

10号球往前跑了一段一段后发现3号球没有跟上来,用力的挥手“来呀,快活呀”

看到3号球始终不动,10号球失望的撞了一下顶库边后也停了下来。(章说评论区有球型图片)

对手眉头微邹,这特么根本看不到球啊!

不过解球是一个好的台球运动员的基本功,难度不在解球上面,而是解球后会不会漏球。

中低杆左塞,绕库两次,白球先撞底库,再撞了一下左侧库边,白球精准的碰到10号后,非常惊险的停在了10号右后侧。

正好白球没有了进攻3号的路线!(章说评论区有球型图片)

王敢学着斯诺克专业选手的动作,用手轻轻拍拍球桌以示好球。

喵了一下,路线正好被挡住一个边边,不过到是可以用弧线球尝试着解一下。

弧线球,顾名思义,就是白球打出去后呈弧线前进的球,击打杆法通常是扎杆。

扎杆是指击球时,将球杆与台面成一定角度或几乎与台面垂直,由上而下击打主球,使主球产生强烈的旋转而形成弧线的一种杆法。

扎杆的姿势一般根据具体球形和所需弧线大小,可以分为两种:

1、手架架在台面上,四指“咬住”台面,后手把杆尾抬高(抬高角度一般不超过60°)。此时需要注意手架的稳定和高度,身体可略微侧倾以保证出杆稳定,同时后手抓杆适当往前一点可帮助顺畅发力。

2、手架悬空,此时手架应采用凤眼手架,前手肘关节贴近腰间,后手握杆与平常握杆不同,五指要用力钳住球杆,此时球杆几乎是垂直朝下。

击球点同样根据姿势来决定。

当采用上述的第一种架杆姿势,即手架是架在台面上,杆尾部抬高时,击球点应该为沿球杆方向看,白球中间靠下位置;

采用第二种架杆姿势,即手架悬空,球杆垂直朝下,此时击球点应该为主球的上半部分。

同时,需要向左弯的弧线则加右塞,需要向右弯的弧线则加左塞。

后手越高,球杆倾斜角度越大,弧线越明显,但弧线所能到达的距离就越短,反之则弧线的弧度越小,所到达距离越远。

除了球杆几乎垂直朝下扎球的情况,一般而言,击球力量越大,弧线出现得越晚。

这是因为球在扎出去时,球的速度有两个。

一个是向前冲的速度,一个是侧向旋转的速度。

而且向前冲的速度永远大于侧向旋转的速度。

所以力量越大,向前冲的速度就越大,球向侧向偏转的时间自然越晚。

王敢这一杆需要的就是大力,因为3号球距离白球很远。

看到王敢调整好姿势,围观群众也很兴奋,这种精彩的杆法在比赛中不常见。

“这是要扎杆?”

“牛逼,快看,这球打出去会拐弯!”

“要我说,这球直接右侧边库一库解球正好,这个小伙子太贪心了,他在这种情况下还想着进球呢”

“这球扎杆干嘛呀?换我来打直接就是一个跳球飞过去了,照样打进!”

“你那么牛逼怎么连正赛都没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