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摸鱼(2 / 2)

作品:《万万没想到准太子是我!?

所以说,朝中混的,的确个个是**子。李纪桐自然是华阳郡公门下,可他投向华阳郡公是为了站队,更直白的说是为了从龙之功。既如此,自家派系里是一个皇子稳当呢?还是两个皇子更稳当呢?答案不言而喻。

因此,他站华阳,但决计不希望杨景澄倒戈。否则稳坐钓鱼台的就不是自己,而是同时拥有长乐和杨景澄的章首辅了。那能忍?

于是他深吸了一口气,挤出个和善的笑脸,温言劝道:“郡公连日事忙,一时疏忽也是有的。他平时待你是出了名的和气,我等着看他给你赔不是。哈哈!”

杨景澄:“……”老子装一装,你真把老子当孩童了!四姑父啊四姑父,你可真好骗!

李纪桐舌灿莲花的说了两大车的话,眼睁睁的看着杨景澄的面色缓和了过来,暗暗松了口气。婚礼本就在黄昏,说了会子话,天色便暗了下来。虽婚宴不在宵禁之列,然回去太迟了总归不好。二人估量着那边散席的时辰,各自告辞回家。

然而,李纪桐到家打了个转儿,换了身不打眼的衣裳,又溜出了家门。宵禁正是归他的五城兵马司统管,何处布防、何时巡逻皆一清二楚。各巷道口的栅栏,更不敢拦他这位顶头上官。不多时,他轻轻巧巧的走到了华阳郡公府,敲响了西角门。

青衣的仆从将他迎接入内,径直引到了书房。书房里灯火通明,次辅汤宏、四辅潘志芳、五辅于延绪皆赫然在列!李纪桐没来由的打了个激灵,往日华阳郡公不曾这般张扬,如今看来,他将要图穷匕见,彰显出自己真正的实力了。

端坐在上首的华阳郡公看向李纪桐,淡淡的道:“不必多礼,夜半赶来,有何急事?”

李纪桐恭敬的道:“回郡公的话,倒无甚急事,只是白日里人多眼杂,不方便说话。”

华阳郡公似笑非笑的道:“替澄哥儿做说客来了?”

李纪桐:“……”要不怎么说杨景澄比华阳郡公合适呢?那位虽是北镇抚使,实则是个空架子。眼前这位,方是北镇抚司的主宰,执掌锦衣卫十几年的指挥使。

其眼线爪牙遍布天下,他深刻的怀疑,今日黄昏时他与杨景澄交谈了什么,这位爷恐怕都已经知道了七七八八。赶上此般主家,做臣下的着实有些……胆战心惊。相比之下,二十来岁单纯可爱会撒娇的杨景澄,简直怎么看怎么顺眼。

次辅汤宏笑道:“怎么?杨镇抚有事相求?”

李纪桐有些无奈的道:“瞒不过郡公与诸位老大人。我们小世子听说京里的烟草又涨了,看着眼热,看上了南来北往的烟草生意。因烟草多在江南种植,故想谋个南边儿的缺,好去做生意。”

在座都是老狐狸,皆闻弦知雅意。杨景澄堂堂瑞安公世子,坐拥良田万顷、店铺无数,看得上烟草那点子蝇头小利?便是果真掉进了钱眼子里,世上还有比锦衣卫更来钱的生意?明摆着是杨景澄不想掺和夺储,避出京城的意思。

然而世上总少不得满心阴谋之人,四辅潘志芳呵呵笑道:“杨镇抚倒是个妙人。躲几年清净再回来,也是一样的。”

李纪桐眉头微皱,潘志芳莫不是暗指杨景澄试图隔岸观火,待到华阳郡公与长乐郡公二人争的你死我活之际,再回来捡便宜?要说这事儿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杨景澄那性子,恐不是这块料吧?

华阳郡公没理会几位高官的眉眼官司,只问:“澄哥儿想谋江南何缺?”

李纪桐笑道:“他没说。”

“哦?”华阳郡公道,“没看上缺儿,先来讨人情?”

“或许……世子等着郡公做主呢?”李纪桐意有所指的道。

“是么?”华阳郡公轻笑,“我看他是恼了。”

李纪桐满脸佩服:“郡公真乃神机妙算也!那小子同我闹了一下午的脾气,我足足喝了四盅茶才勉强把他摁住。瞧着口服心不服的模样,看来得郡公拨冗,亲自出马才好。”

潘志芳素来不喜宗室子弟,有些不悦的道:“杨镇抚位列高官,岂能如此意气用事?”

老好人汤宏捋须笑道:“潘阁老严重了,若是你我也有个顶天立地的兄长,亦免不得有些孩子气的,何况世子呢?”

杨景澄下江南确实乃退让之意,华阳郡公此前故作疏离,想看的正是杨景澄审时度势的能力。他们兄弟二人,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章首辅一系欲壑难填,在他们手里哪怕做到了圣上,也未必有他麾下的宗室恣意。然此话不能由他来讲,更不能由旁人去劝,强行讲道理,反倒容易生龃龉。唯有杨景澄自己悟出门道,方算全了首尾。

否则,大家皆为宗室,凭什么你为君我为臣?一旦有了嫌隙,将来少不得君臣相疑,那便可惜了彼此的少年情谊了。

眼下杨景澄既能想明白,华阳郡公不由的暗暗松了口气。常言道天子孤家寡人,若能有个好兄弟和睦到老,亦是桩幸事。近日到底冷落了他,明朝寻个空儿,给他赔个不是吧。

夜里的烛花噼啪爆开,蜡烛的火光倏地膨胀,仅仅一瞬,光芒便黯淡了下去。杨景澄顺手拿起桌上的剪刀,剪掉那截废掉的棉线,蜡烛终于恢复了平时的模样,轻微摇曳的照耀着方寸之间的天地。

丢下手中的剪刀,杨景澄伸手关上通风的窗。只听啪的一声,窗框严丝合缝的扣在墙上,清凉的夏风戛然而止。他蓦得笑出了声来,对着颜舜华意味不明的说了句:“胖丫,我今日……可算摸到浑水里的鱼了。”

2("万万没想到准太子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