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打赌(1)(1 / 4)

作品:《大明:爷爷,我们一起跑路吧!

!--go--

此时的朱元璋,正意气风发,意气风发,初窥帝王之道。

此时,距离他成为吴王世子,成为大明的储君,也有十多年的历史了。

二十七八的年龄,这是一个褪去了青涩与锋芒,略显成熟与成熟的好年龄,在治国方面,他也是相当成熟,而且在朝中,还有一群臣子,都以他马首是睹。

他兴致勃勃,将自己所知的一切,都发挥到了极致,每天都在忙碌着。

而那些被朝廷赐王就藩的边疆王爷们,因为北元尚未灭亡,满脑袋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领兵作战上,余下的那点时间也要抓紧时间纳妃,为老朱一脉繁衍生息,这是朱元璋下达的命令,一年一个任务,完成不了,就要被人打一顿,被人训斥一顿。

因此,朱家人最清净的,还是那些在文华殿内学习的幼年与幼年的孙子。

可是,他们有那么轻松么?那可不一定!他必须在太阳升起之前,就开始学习,否则一旦他偷懒,那些教书先生就会一拥而上,向朱元璋诉苦,哭诉,哭泣,哭泣,自杀,仿佛他不好好学习,就是一位将军一般。

但是朱元璋却认为,只有用最严厉的手段,才能培养出最好的儿子,如果他不听他的,那就是一顿胖揍!

朱雄英要做的更多,除了要看圣贤的经书之外,他还得向李文忠等一众将军请教如何指挥军队,如何指挥军队,有时候,他也会被父亲和父亲拉过来,让父亲念一段时间的奏章。

关于国事的某些观点和做法。

每天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都要勤加练习,直到月亮和星星都要亮起来,他都没有来得及练习,就算是蓝玉常茂让他出城狩猎,他都没有来得及。

这也是朱元璋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结论,朱标自幼跟随宋濂等儒家学者学习,虽然经常被儒家学者教导,但难免会受到儒家学者的熏陶,在很多时候,朱标都会变得柔弱,缺乏勇气。

因此,他对这个长孙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大明王朝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