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躬耕于波美拉尼亚的农场主(1 / 5)

作品:《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柏林,夏洛腾堡宫。

自从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以来,普鲁士的财政收入一直持稳定的上升趋势,其中关税总额更是翻了近三倍,从1800万弗罗林上升到5400万弗罗林,占其总收入的39%。

但这个有利的形势并没有使它的君主威廉四世和他的顾问们的脸上显露出欣慰和自豪的表情。

因为这个“军队拥有国家”的过度沉重的财政负担意味着如果某天战争突然降临,那它的财政状况会急剧恶化,大量的赤字甚至可能会直接压垮这个国家。

而且更可怕的是普鲁士国内的工厂和商品生产结构正在发生悄然地变化,而意识到这一切的是一个来自波美拉尼亚的农场主。

在给普鲁士政府写的一份调查报告上他指出,王国的纺织业在加入德意志关税同盟之后产值虽然翻了近一倍,但境内97家纺织厂中的25家却在7年内相继倒闭。

这25家纺织厂关门的原因有80%是因为经营不善所致。而在这个纺织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该如何定义”经营不善”呢?背后的主因又是什么?

答桉非常明显:奥地利人的竞争。凡是进入了新兴产业,想要到蓝海中分一杯羹的人,全被这些见缝插针的家伙灭掉。而那些先驱的血迅速将这片海洋染成了血红色。

突然拔高的准入门槛,让普鲁士的工厂主和商人们始料未及,他们要么选择屈服被奥地利人收购,要么只能通过输血的方式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