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汉朝旧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84章 七国之乱4(1 / 3)

作品:《汉朝旧事

!--go--

晁错家族的悲凉谢幕刺痛了人们的神经。

在晁错鲜血的背后,细心的人猛然发现刘启的内心并不像他的长相一样仁慈。

在这之前,刘启是仁圣的是鲁莽的,在这之后,刘启是残酷的更是深藏不露的,他一向标榜自己尊师重教,狠抓教育工作,给予自己的老师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而到头来却亲手处死了自己的老师,甚至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给他,更让人唏嘘的是,为了除掉眼中的“罪魁祸首”,学生精心设计了一场骗局,下套子让老师踩。

刘启的人生蜕变就是这么血腥地完成了。

用他自己冠冕堂皇的话来解释,为了国家,他可以牺牲任何人!

我们也可以这么说,为了手中的权力,他可以牺牲任何人。

所以,无论削不削藩,晁错的结局只能是一个悲剧。

而阴谋的发起人袁盎只是加速了这个悲剧时刻的上演。袁盎谏杀晁错之时的身份,只是一介草民,主意是他出的,听不听则完全在刘启。

如果学生真的爱老师,他就不会让阴谋变成现实。

因此,晁错冤案的结论已经变得很简单了,早在晁错打击朝廷异己,权倾朝野之时,早在晁错提出要刘启御驾亲征之时,刘启的内心就已经抛弃了他的良师重臣。

而反观始作俑者袁盎,他不是阴谋小人,不但不是小人,而且还忠肝义胆,宅心仁厚,袁盎的朋友圈子里都是天下闻名的忠厚之人,比如申屠嘉,灌夫,剧孟,季心等等。而且,袁盎的为人,历来为人所敬仰,后来的名臣汲黯便极度仰慕袁盎。

袁盎是君子,那么按常理判断,晁错十有八九是小人。

实际上,晁错也是正人君子,晁错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比如平时不注意团结同事,不关心同事身心健康,听不进不同意见,固执己见等等,优点还是很明显的,不顾身体忘我工作,加班不要加班费,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始终把国家摆在第一位,敢干得罪人的事情。

用现在的话来讲,晁错敢于开拓创新,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是一位根正苗红的好同志。

袁盎与晁错,都是好同志,没有深仇大恨,更没有互相欠钱,大部分的争执无非是政策之争理念之争,犯不着生死大战。

而且,他们有着同一个志向--忠诚谋国!

然而,先是杰出的好同志晁错诬陷袁盎好同志,导致袁盎同志丢了工作,再是袁盎号同志将最歹毒的阴谋诡计用在了晁错同志身上。

为什么会这样?

我认为答案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结论,权力游戏的规则使然!

晁错不计后果追求自己的功业梦想,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惜滥用权力,当滥用权力上瘾之后,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力,势必要打击政敌,压制异己,袁盎作为政敌阵营中的杰出代表自然首当其冲。结果,晁错忘乎所以了,归根结底,他的权力都是由刘启给的,当刘启一天天长大的时候,发现晁错拥有的越多,刘启拥有的就越少。

袁盎敏锐的发现了晁错跟刘启之间的微妙境地,他虽然没有权力,但作为权力游戏中的弱者,为了避免自己成为牺牲品,那么只能让晁错成为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