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挽天倾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四十二章 非立大功于社稷不可!(3 / 3)

作品:《红楼之挽天倾

崇平帝温声道:“你现在虽领着差事,似也没有多少时间著书,但古人说,善始者善终,这本三国还是尽量写完罢。”

贾珩面色怔了下,道:“臣忙完这段儿,就会写第二部。”

君臣二人又是叙说了一会儿话,崇平帝又是叮嘱了出外领兵剿寇与地方的注意事项,这才挥手让贾珩离去。

待贾珩在戴权的相送下出了大明宫。

宋皇后忽地轻轻叹了一口气,目光意味莫名。

崇平帝诧异看向宋皇后,道:“梓童何故叹气?”

宋皇后柔声道:“怪不得陛下视他为子侄,这般懂事、明理,还有一番忠孝之心,难为他一个才十几岁大的孩子,臣妾方才就是叹息,这样的少年俊彦怎么早早成了亲,否则,芷儿年岁也不小了,若是许给他,也能亲上加亲。”

崇平帝闻言一愣,喃喃道:“咸宁?她似也到了适婚之龄了,你们姐妹两个操持着,还没帮她寻找到中意人家?”

许是因为方才贾珩的一番“动情”之言,也或是崇平帝正处病中,边关之事告一段落,对子女的婚事就多了几分上心。

宋皇后明眸流波,轻嗔道:“芷儿她眼光高,尤其是……陛下也知道的,她对京中王侯子弟禀性知之甚深,哪里看得上?”

陈汉公主的夫婿,要么是勋贵,要么是文官,但文官多数避公主唯恐不及。

崇平帝皱了皱眉,说道:“贾珩他已成了亲,妻子是工部营缮司郎中秦业之女,也算是知书达理的官宦人家,芷儿也不可能为妾室,此事不成的。”

这位天子既是器重贾珩,又岂能不会对贾珩的家庭情况有所了解,早已从内厂的密探知道过贾珩个人之事。

宋皇后闻言,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所以,臣妾才觉得可惜,否则,再没有比他更合适得了。”

她方才也是丈母娘看女婿,愈看愈是喜欢,倒也不仅仅是全是为了拉拢这位前朝后起之秀。

“你这么一说……”崇平帝凝了凝眉,心底也有几分意动。

值得一提的是, 自宋明以来,驸马都尉虽也算是外戚,但因为文官集团的制衡,比较能干的驸马都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皇权的坚实捍卫者。

反而是以后妃的外戚,太过能干,容易引起上下瞩目、猜疑。

崇平帝此刻默然不语,思忖着。

这样一个出色的年轻子弟,如果做他的女婿,的确是亲上加亲。

但可惜,已有结发妻。

如果他降旨赐婚,似也无不可。

但他虽为人父,也为帝王,没有可以堵住悠悠之口的理由,怎么轻易赐婚?

故,非贾珩立大功于社稷不可!

向使能平定东虏,封郡王,不,哪怕大胜东虏一场,封国公、侯伯,他就能下圣旨许配,以示恩宠、信重,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饶开妻妾之争。

宋皇后美眸熠熠生辉,柔声道:“若是陛下降特旨赐婚呢?”

至于令其休妻另娶,这提都不能提,这就不是拉拢,按着那少年功名自取的刚强性子,只是将人往死里得罪了。

再说,一个为了荣华富贵,抛弃结发妻子,一心攀高枝儿的少年,也配不上她家芷儿。

崇平帝瞥了一眼宋皇后,笑了笑道:“无大功于社稷,如何赐婚?梓童,你真以为朕可以为所欲为?”

“臣妾不敢。”宋皇后柔婉一笑,转过崇平帝身后,给崇平帝捏着肩膀,柔软道:“陛下心头装的是九州万方,行事自有考量,臣妾醒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