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挽天倾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章 黛玉:他定是瞧见了!这以后她可可怎么见人?(3 / 4)

作品:《红楼之挽天倾

贾珩这边儿已是坐将下来,提起茶壶给自己斟一杯茶,暗道一声,说己不说吧,文明你我他。「蒲柳之姿,没有兴趣。」贾珩放下茶盅,低声说道。

陈潇:「

这人不会说话的吗?虽然也不是很在意这些,但蒲柳之姿.......如果细细论起来,他应该唤她一声堂姐,就这样对她说话。

贾珩放下茶盅,道:「回头不如给你配个丫鬟,也好照顾起居,洗澡都自己准备衣物,也有些太惨了。」

「不用,珩大爷何时见过厨娘也有丫鬟伺候的。」陈潇在里厢,伸手轻轻洗着雪子,似没有将外间的贾珩放在心上,也不怎么急着出去。

贾珩随口道:「我也没见过宗室之女去做厨娘的。」

陈潇默然片刻,也不应怼着,问道:「珩大爷找我有事儿?」

听着里厢的「哗啦啦」声音响起,贾珩也不在意,道:「是想寻你打听打听,你走南闯北,想来见识不少江湖势力,有些扬州的事儿,想问问你。」

当初往林如海盐院衙门之中下毒的一干盐商,锦衣府目前还未调查出来具体哪一家,而扬州盐商有没有和其他匪盗勾结,不妨听听这位来自山东白莲的陈女士,能够带来什么新的消息。

听着里厢的声音,明显陷入了沉默,少顷,「你等会儿,我穿过衣裳。」这般一边沐浴一边说着话,总归有些古怪。

「你慢慢来着,洗干净了,我这边儿不急。」贾珩也不催着,端起茶盅,小口抿着,思忖着扬州之事。

突破口只怕还要在两任盐运使郭绍年、刘盛藻两人,彼等为主司之人,想来对历年盐银结余支取数目了然于心。

陈潇轻哼一声,心道,你急又能怎么样?

贾珩就这般等着,过了一会儿,陈潇换了一身竹青色裙裳,少女宛如出水荷花,一头秀郁青丝束于腰后,身形窈窕明丽,原本白璧无瑕的脸蛋儿,许是沐浴过后,白里透红,明媚嫣然,倒有几许绮丽如霞的意味,只是柳叶细眉下,目中见着道道清芒。

来到另外一张椅子上坐下,手中拿着茶盅。

贾珩打量片刻,目光在少女清冷的眉眼间扫了下,说道:「你和咸宁眉眼还真有些像,只是没有那颗泪痣。」

「咸宁也是蒲柳之姿?」陈潇扬了扬眉,冷睨一眼贾珩,问道。

贾珩笑了笑,端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眼前少女打不过他,斗嘴也不行,道:「天潢贵胄,岂是白莲妖女相比

的。」

陈潇乜了一眼,也不再说话。

贾珩问道:「萧姑娘对扬州盐商了解多少?可听过扬州等地有什么大的江湖势力。」

陈潇想了想,道:「扬州八位盐商多是徽人,彼等客居扬州,从太宗朝就开始了,因多有捐输,而被降下敕旨称为义商,等到隆治年间,太上皇用兵、南巡、营造宫室,得盐商捐输,赏赐了不少官衔,这些人世居扬州,互相联姻,势力盘根错节,甚至与私盐贩子,贼寇盗匪都有联络,这些你为锦衣都督,应该知道不少才是。」

「知道是知道,但有一些未必详实,萧姑娘知道这些人和那些匪盗势力勾结吗?与白莲教有没有瓜葛?」贾珩问道。

陈潇摇了摇头,道:「他们视白莲教为妖教,至于匪盗势力,这个我隐隐听过一些,许是与海寇还有江浙等地的海寇有生意往来,好像近些年南边儿有一个唤作金沙帮的,做着海上生意,声势不小。」

贾珩面色幽幽,喃喃道:「金沙帮?」

暗暗记下这个名字,回头就让刘积贤查查。

「一群亡命之徒,贩卖私盐,向北面走私。」陈潇面色如霜,幽幽道。其实山东沿海诸地,也有向着东虏敌境走私,但没有江南之地猖獗。贾珩沉吟片刻,凝眸看向陈潇,问道:「你在白莲教中地位也不低吧。」

「我就是一小喽啰。」陈潇轻哼一声,低声说着,这人每时每刻都想套她的话。贾珩闻言,也不继续问着。

.......

长江下游崇明沙以西是一片沙洲岛屿,芦苇浅滩,水流激险,常有漩涡,非积年船工不可涉临。陈汉隆治至崇平初年,不仅京营以及边军武备废弛,江防也渐渐形同虚设,时而有江左亡命之徒聚于此地,购置舟船,或沿海行商,或劫掠商贾,纵然地方督抚缉捕,彼等等收买的士绅与管理报信,远遁江浙舟山诸海岛藏匿。

此刻一座不知名的沙洲之畔,夏日傍晚,海风呼啸,白色浪花拍打着岸边礁石,发出一声声「啪啪"之音,岸边儿芦蓬之下,数十人簇拥着几个身形魁梧,面容沉凝的中年汉子。

为首之人紫红脸膛,浓眉大眼,颌下蓄着短须,只是面上沟壑丛生,似有风霜之色,其名严青,是这群聚于此地的盗寇帮匪之金沙帮的头目。

左侧是一个大饼脸,络腮胡,面容黝黑,右边脸上见着一道刀疤,穿着短打衣裳,身前的胸毛***着,颇是不修边幅,其名牛武。

另外一人,身形稍瘦,面容以及皮肤泛起古铜色,只是断眉之下,目光藏着精明之色,其名陆镇海。

三人为结义兄弟,原是淮徐等地的乡党,后来纠结一伙匪寇,聚集在崇明岛附近的沙洲,活跃于江浙沿海,渐渐纠集了多达三四千人的帮众,自号金沙帮,初期是亡命之徒,后来就是贩着私盐,以船为屋,泛舟江海。

岸边儿一众等候多时的人,惊呼道:「人来了。」

倏而,一艘巨大的海船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桅杆之下,鼓帆张悬,海天之间,海浪滔滔。

说话之间,从海船放下舢板,从其上见着十来个身着短打服饰,前额剃发皆是明亮的额头,蓄着鞭子,一看就非中原人士。

十来个膀大腰圆,面相凶悍的卫士,簇拥着一个身形魁梧、三十出头的汉子。

那汉子面容宏阔、气质粗豪,身穿武士劲装,一双虎目精光熠熠,不时闪过睿智之芒神采飞扬,顾盼自雄,虎口紧紧按着腰间的一口宝刀。

为首的金沙帮帮主严青,则是领着一众兄弟,快行几步,向着不远处的来人拱手道:「严某见过十爷。」

听一同做生意的老姚所言,这是北面过来的大人物,听说是什么郡王。

中年汉子打量着对面片刻,近前伸出如虎钳子的双手,扶住严青的臂膀,笑道:「严帮主,诸位兄弟,不必多礼。」

仍是一口熟练的汉语只是口音略有几分古怪,带着一些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