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挽天倾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零二章 黛玉:敌不动,我不动(3 / 4)

作品:《红楼之挽天倾

但贾珩返回京城,又来了忠靖侯史鼎,虽然史鼎深谙人情世故,手段相对要灵活许多,但内核不管是亲戚关系还是抚民思路,几乎与贾珩一脉相承。

贾珩不在意说道:“如是真能推广种植,活人无数,纵是唤着番薯伯,倒也没什么,只要不是造谣生事,污言秽语,世伯不用去管他们私下发牢骚,番薯伯就番薯伯是了。”

民以食为天,等番薯收获之时,番薯伯现在叫的越多,民心愈是可用。

而有识之士也会看在眼里,这可不是他主动笼络民心,如果在大汉境内,将番薯与他挂在一起,那时候可以说,就有了潜在的人望,而这一切因为别人的诋毁而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没有人工凋琢的痕迹。

史鼎点了点头,说道:“既是子玉不在意,那我就不用大动干戈了。”

他初来乍到,又为武勋,没有眼前少年的威望和后台,真要因言严惩一应诸员吏,也不利于督抚地方。

贾珩也不再提及此事,转而问道:“世伯与那彭晔共事如何?”

齐党干将、左副都御史彭晔,现在就在河南藩司为布政使。

史鼎摇了摇头,目光阴沉几分,说道:“那位彭布政使来开封之后,倒也安分,未见其做出什么,对巡抚衙门的行文也配合的紧,就怕咬人的狗不叫。”

当着贾珩的面,史鼎对齐党中人自没什么好话,史鼎在河南为巡抚,但一想到身旁有这么一条毒蛇盯着自己,做什么事儿之前,心底多少有发虚。

史鼎说着,看向贾珩,好奇问道:“子玉呢?这次过来河南是为着什么事儿?”

“钦命差事在身,路过河南。”贾珩轻笑了下,也不细言。

史鼎目光凝了凝,心头起了一些猜测,毕竟也是在军机处待过的。

之后,贾珩也没有在说着公事,而是与史鼎叙说着京城亲卷的近况,然后,将京中史家让捎带的书信给史鼎,之后才出了巡抚衙门,来到先前购置的庄园之内。

方进厅中,刘积贤迎面而来,拱手道:“都督,瞿将军已在花厅等候多时。”

贾珩点了点头,进入厅中,正是见到河南都指挥使瞿光,一身二品武官袍服,身形魁梧,面容粗豪。

“末将见过节帅。”瞿光向着贾珩抱拳行礼道。

贾珩点了点头,看向瞿光,双手扶着瞿光的手臂,道:“自家兄弟,不必多礼。”

河南都司现在不少将校都是他的部将,得地方军将支撑,这个军机大臣才能做的安若磐石,如指臂使。

贾珩问道:“河南都司前不久报给军机处的行文说,新募兵丁,皆已实额在籍,不知兵练的如何了?”

“回节帅,这是诸卫府的兵额以及将校名单、辎重粮草名目,还请节帅过目。”瞿光轻声说着,从一旁的小几上拿来一指厚的札子。

其实纵然不是有着旧交,贾珩作为军机大臣,也有权限看这个。

贾珩翻阅名目,河南作为山河四省的腹心,地势平坦,向为平原,兵源丰沛,因经制兵额下辖十卫,兵额就有五六万人,虽遭逢离乱,但兵额补充起来很快。

贾珩阖上兵额之策,低声道:“此去扬州,扬州盐商豢养死士,恐有一些险数暗藏,我打算从河南都司抽调五千精锐骑军,以应援河工为名,乘舟船前往淮安府,以备不测。”

瞿光面色一肃,问道:“节帅,五千兵丁可还足够?末将听闻扬州盐商与私盐贩子常有勾连,彼等人多势众,又得官府通风报信。”

贾珩摆了摆手,道:“无妨,都是一些乌合之众,纵事有不谐,本官已得了圣上密谕,可临时抽调江北江南大营兵马、锦衣府卫,入南应援。”

方才有意不言天子圣谕,就是为了试试瞿光,他的确得了天子的密谕,必要之时,可以天子剑调拨兵丁,弹压局势。

瞿光沉声道:“节帅如有差遣,末将亲率骑军,南下策马而援。”

“先不忙,等我到了淮安府,河南都司再行调拨兵马。”贾珩低声说道,他南下只携千余锦衣扈从,就是麻痹敌人。

瞿光见此,应将下来。

贾珩沉吟片刻,低声问道:“史侯在河南治政如何?”

瞿光轻声说道:“史侯履任未久,一直是按着节帅先前总督河南军政施之策而行。”

史鼎的手腕还是有着,因为之前打定了主意在河南过渡一下就换地方为封疆,反而将手上之事交给幕僚,按着贾珩的嘱托施策。

贾珩闻言,点了点头,道:“你在河南多多留意,有什么事儿,快马递信给我。”

除瞿光这一路外,还有其他消息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