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挽天倾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贾珩:当然他有解药,但甜妞儿估计(3 / 3)

作品:《红楼之挽天倾

尽管昨日已经在宴饮贾珩的接风宴上,崇平帝已是与贾珩讲明了对女真的国策战略,但今日被如此严辞拒绝,仍是让群臣大吃一惊。

礼部侍郎柳政手持象牙玉笏,面色肃然,拱手说道:“圣上,女真乞和之意至诚,圣上可否三思?”

崇平帝瘦松眉皱了皱,目光微动,朗声道:“昨日,贾子钰已经分析过利害,女真豺狼习性,反复无常,绝不可与其议和,内阁与军机处行文给边关关镇,严令九边军将,谨防女真奸细潜入我大汉汉境,刺探机密,赚取城池。”

礼部侍郎柳政闻听此言,不由暗暗叹了一口气,只得拱了拱手,默默退回朝班。

如今那贾子钰愈发得圣上宠信,他们的忠直之言根本不怎么放在心上,朝廷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将校死伤无数,好不容易的休养生息时机也被葬送。

崇平帝转而将一双沉静目光投向楚王,问道:“军屯事务,楚王最近可有一些头绪?”

随着进入崇平十七年,这位中年帝王自觉身子骨儿不大好,已经着手培养大汉的接班人。

这时,楚王陈钦从朝班中出列,朗声说道:“父皇,儿臣这几天在府中苦研兵部上存档的兵籍丁册,准备对地方卫所集中整饬,儿臣打算先从山东开始,还请父皇允准。”

贾子钰也要去威海、天津卫操练水师,攻略朝鲜,他在山东也能借其智谋,帮助清查卫所军屯事务。

崇平帝点了点头,道:“那楚王就去山东整饬卫所,择日启程。”

楚王闻言,拱手道谢。

魏王在下首听着楚王叙话,目中蒙上一抹阴霾。

就在这时,齐王陈澄自户部尚书齐昆背后走出,手持象牙玉笏,拱手道:“父皇,儿臣也想前往地方,协助地方督抚推行新政。”

崇平帝闻言,看向齐王陈澄,目光打量了片刻,道:“你准备去哪儿督问新政?”

可以说,自从当初三河帮一事以后,再加上后续的种种事情,已让崇平帝放弃了齐王。

齐王心头虽然对这冷漠态度暗恨,但胖乎乎的面庞上却没有怠慢分毫,说道:“儿臣想在关中三辅之地,协助京兆府的官员清丈田亩。”

这也是昨日所说的积极表现,以释帝疑吧。

崇平帝说着,抬眸看向那魏王,朗声说道:“先前魏王上疏要在三辅协助地方官员督问新政,朕已经允之。”

说着,看向魏王。

魏王自军机处出班,手持象牙玉笏,面色微肃,拱手道:“父皇,如齐王兄愿为父皇分忧,儿臣再另择别地也就是了。”

崇平帝道:“就在三辅之地罢,你母后平常也放心一些。”

“是,父皇。”魏王陈然心头松了一口气,拱手道谢。

此刻,殿中群臣口观鼻、鼻观心,听着君臣或者父子四人的叙话,心思各异。

崇平帝沉吟片刻,又吩咐道:“齐王陈澄赴山西督问新政。”

齐王手持象牙玉笏,那汗津津、胖乎乎的脸盘之上现出激动之色,说道:“儿臣多谢父皇。”

崇平帝容色微顿,看向下方的诸臣,轻声说道:“今年还当继续在北方诸省推行新政,军屯卫所也在清查之列,军机处司员入值已有三年,也当派往诸省巡视卫所,外派地方,此外,从内阁以及六部补充吏员,进军机处观政,卫国公与施卿细致考察人选。”

随着时间过去,军机处制度也渐渐城成型,原本的一些司员开始从军机处走出,赴地方藩臬诸司充卫地方官。

贾珩与施杰出得朝班,拱手应是。

崇平帝点了点头,说道:“此外就是台湾建置府衙司所之事,台湾新置之省,初始蠲免赋税三年,韩卿、齐卿这几天商议好相关衙司筹建事宜。”

齐昆与韩癀拱手道:“微臣遵旨。”

崇平帝道:“新政肇始以来,内阁事繁日增,李卿常镇于外,高卿又在东南督问新政,唯韩齐两卿在殿阁用事,多有劳累难以转圜,亟需补充阁员,如今地方督抚责成交办新政,凡有功勋可计,待诸卿评议之后,即行入阁,预知机务,朕拟增补两人。”

此刻的内阁阁臣,内阁首辅韩癀、次辅李瓒,阁臣齐昆、阁臣高仲平,一共也才四人,但真正在京中办事的才两人。

而崇平帝先前就在一众疆臣面前提及过此事,而这显然是一次公开的表态,无疑更能催动天下府县官员的积极性。

而下方的六部官员闻言,心头微震,显然没有想到竟是要增补两人,这真是要全面革新。

有一些官员,心思就活泛起来。

如果他们能下派到地方钦差,是不是也能由此入达殿阁。

这会儿,如前阁臣工部尚书赵翼,此刻深深吸了一口气,目中也有些跃跃欲试。

这位前阁臣因累工部恭陵贪腐大案而被斥出殿阁,未尝没有想过重新入阁,为此甚至想走通贾珩的门路,但后来新政大行,高仲平却得以入阁。

贾珩听着崇平帝所言,目光闪了闪,暗暗思忖着。

这是自崇平十四年以来的一次较大官员调整,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五年的格局。

其实随着时间过去,不少官员也都到了退休之龄。

比如老丈人秦业,岁数也不小了,其实今年都能退,但看老丈人一副官儿没当够的样子,大概明年才会说退,此外还有大理寺卿王恕也到了致仕之龄,可能也要回南京。

然后就是他回京之后,其实看到了一些新面孔,如户部侍郎杨达,此人显然是齐党的后起之秀,此刻进入中枢。

还有官居四品的翰林院掌院学士,也换了前翰林侍讲学士陆理,不知道他此人走的是何人门路。

而陆理此刻在朝班中,听着朝堂上几人的叙话,心头不由生出一股冷意。

就在当初,他因为与那卫国公争执,一度仕途沉沦,如今倒也算是步入正轨。

崇平帝这会儿又说了几句新政之事,而后,这才散去朝会。

单独留下了贾珩以及施杰等一众军机大臣。

此刻的军机处,李瓒、贾珩、北静王、施杰,再加上魏楚两藩,总算人员满满当当。

但因为所有军机司员皆已外派,还要选拔一批新的文臣进值军机处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