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挽天倾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六十一章 阁臣手笔,私心太重(3 / 4)

作品:《红楼之挽天倾

最终连尚书级的官员都下场附议。

听着群起附议之声,杨国昌面色愈发难看,抬起苍老面容,盯着那着飞鱼服的少年权贵,目光深处,晦暗之色愈发浓郁。

“此子……才是乱政之源。”

贾珩听着周围一众翰林科道的赞扬与附议,面无表情,心头则在思量着韩癀其人。

第一,毫无疑问,方才之言,还是卖好天子,毕竟去了贺均诚,又以许庐主审,这是什么意思?不得不引人联想。

是不是将许庐抬到了阁臣的位置?

阁臣递补,终究还是要廷推的,天子不可能独断专行,仍然需要平衡势力。

第二,示他以人情,既是他检发此事,那么由他主导此事,顺理成章,而且正合他心意。

第三,自不必说,就是打击内阁首辅一系的势力,待尘埃落定,或者不等落定,这位内阁次辅就要运作自己一系的官员递补阁员。

江浙士绅一系的官僚,自此就可声势大振。

嗯?

贾珩心头一惊,他方才似乎听到了刑部尚书赵默之名?

余光瞥了一眼,韩癀身旁头戴黑色乌纱,着锦鸡补子的刑部尚书赵默。

所以,刑部尚书赵默是韩癀的人?

“只是这样的神辅助,几乎是将方方面面都照顾到,八面玲珑,润物无声,却给我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韩癀此人,手段诡谲,需得提防。”贾珩面色幽沉,心头阴霾密布。

随着他对朝政的关切,已经开始将内阁几位大学士的立场琢磨的七七八八。

陈汉的大事,如他所言有三件,但核心一件,还是边事,边事是危殆国祚社稷的大事,是崇平帝的心腹之患。

可以说,谁掌握了边事国策的制定,谁就能坐稳内阁那把椅子。

内阁首辅,齐党魁首,杨国昌擅理财货,故而颇受天子器重。

至于次辅韩癀,其人既为江浙士绅的代表,对朝廷近年以来累课重税于东南,不可能没有想法。

如今的陈汉,河北、山东、河南几乎都是烂泥塘,赤裸裸的财政黑洞,唯东南三省,湖广以数省财税供养天下,江浙士绅想来已是十分不满,暗流涌动。

说句不好听话,倒杨之声,说不得于东南,已是甚嚣尘上。

故而,政争哪有意气之争?

既是人事之争,也是名利之争。

崇平帝听着众臣所奏,默然许久,似在思量,许久,沉声说道:“内阁拟旨,以京兆尹许庐为主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于德,云麾将军,锦衣卫指挥佥事贾珩二人为辅,会同审理此案,而裘良渎职无能,纵贼为恶,革职待参,着珩以云麾将军,提点五城兵马司常务,协助京兆衙门,整治东城匪患。户部侍郎梁元……阻塞言路,罚俸半年。”

提点、管勾、权知,这都是前宋临时派官以差遣之职而创造的名目,陈汉沿袭前明的基础上,糅合了不少唐宋官制,谓之袭前明之会典枢要,鉴唐宋之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