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4)

作品:《穿越东京泡沫时代

看到羽生秀树那奇怪的眼神。

珍妮·赖特张开手,冲羽生秀树转了圈,展示了她穿上空姐制服后的曼妙身材。

然后一脸期待的问,“好看吗?”

羽生秀树淡淡回答,“还不错。”

金发美女不服气的说,“只是还不错吗?”

“我还有个方法,能让你更好看一点。”

“什么办法。”

“去卧室我再告诉你。”

……

就这样,羽生秀树不得不在下飞机之前,又重新冲了一次澡。

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

羽生秀树拒绝了波音公司的接机服务。

而是坐上了提前赶来的两位秘书准备的车。

前往预定的酒店的路上,被羽生秀树指定坐到汽车副驾驶位置的男助理丹特·凯恩。

开始向羽生秀树汇报起这几天他们初步了解到情况。

“BOSS,你让我们调查的那家名叫星巴克的咖啡店……”

从两位秘书口中,羽生秀树知道了许多详细的,关于‘星巴克’的信息。

其中一些是他知道的,比如‘星巴克’的三位创始人,分别是戈登·鲍克,泽夫·西格尔,以及杰瑞·鲍德。

他们为咖啡店取名‘星巴克’,灵感来自于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记》,书中有位捕鲸船大副的名字就叫‘星巴克’。

但羽生秀树不知道的是,创始人中的泽夫·西格尔,已经在数年前就脱离的‘星巴克’,回去继续做他的历史教师了。

而且现在的‘星巴克’,和他记忆里的‘星巴克’完全不一样。

如今的‘星巴克’,在西雅图共有六家店铺。

但其中的五家,你能买到咖啡豆,咖啡机,甚至是茶叶和香料,但就是买不到成品咖啡。

与其说这是一家咖啡店,还不如说这是一家咖啡相关的零售商店。

甚至‘星巴克’扩大店铺规模,也不是为了卖咖啡,而是为了开发批发业务,为西雅图当地一些餐厅和咖啡店提供香料和特色烘焙咖啡豆。

听到这般离谱的‘星巴克’,羽生秀树直接问男助理丹特·凯恩,“那最后一家店呢?”

“最后一家店倒是卖咖啡,不过和那两个创始人没关系,是一个名叫霍华德·舒尔茨的经理在推动的。

按照我们所知的信息,这个霍华德·舒尔茨原本是一家零售店的销售员,1983年加入星巴克。

之后被安排去欧洲学习考察了一段时间,回来后就建议戈登·鲍克和杰瑞·鲍德改造了第六家店铺,主营意大利浓缩咖啡。”

丹特·凯恩回答了他打听到的消息。

“第六家店铺的效益如何?”羽生秀树问。

丹特·凯恩回答,“我们没有具体的数据,但看客流量还算不错,不过……”

“不过什么?”羽生秀树问。

丹特·凯恩回答,“不过星巴克的创始人戈登·鲍克和杰瑞·鲍德对新店一直很不满,不少老顾客都看到过,这两位创始人不止一次在新店内与霍华德·舒尔茨发生争执,许多咖啡店的顾客都亲眼目睹了。”

羽生秀树问,“知道为什么吗?”

“对于这点,我亲自找一些常去咖啡店的顾客打听了。

有人说是嫌霍华德·舒尔茨给咖啡店安排了太多的凳子,导致许多客人点上一杯咖啡就能坐着不走,影响了其他人消费。

还有人说是直接卖咖啡的利润没有做零售批发赚钱快。

也有人说,两位创始人觉得霍华德·舒尔茨把咖啡店打造的像意大利歌舞酒吧,不喜欢这种经营风格。”

听完这位男助理的话,羽生秀树露出个赞许的眼神。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收集这么多的信息,你做的很不错。”

被BOSS如此夸奖,这位丹特·凯恩眼神中泛起喜色,赶忙说起了另一件他打听到的事情。

“其实我在昨天咖啡店下班后,请一位店内的咖啡店店员喝酒,从对方的口中还得知了另一件事,那就是霍华德·舒尔茨对星巴克创始人的限制非常不满。”

“不满也是正常的吧。”

羽生秀树心想这种事猜就知道了,还需要特意去打听吗?

“除了不满,那位店员还透露,霍华德·舒尔茨最近和几位常来店里的有钱人走的很近。”

丹特·凯恩说到这里,大胆猜测道,“我怀疑霍华德·舒尔茨想要独立开店,但自己的资金不够,是在寻找资金来源。”

“拉投资吗?”羽生秀树轻声呢喃。

现在这个时间点,还不是霍华德·舒尔茨收购‘星巴克’的时间。

那霍华德·舒尔茨拉投资的目的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成立他的咖啡店“每日咖啡”了。

1987年,霍华德·舒尔茨收购‘星巴克’之后,将‘星巴克’原本的双尾美人鱼标志和每日咖啡的标志融合,才有了日后‘星巴克’外面的的绿色圆圈。

因为每日咖啡的标志就是绿色的。

羽生秀树思考的时候,丹特·凯恩试探着问。

“BOSS,你是不是对投资霍华德·舒尔茨感兴趣?”

毕竟在丹特·凯恩看来,他这位年轻的亿万富豪老板,把他们两个人大老远派到西雅图来调查一家咖啡店的信息,绝对不可能只是为了好玩。

在丹特·凯恩看来,‘星巴克’那种零售店模式,和其他咖啡豆零售店毫无区别。

真正有意思的,是‘星巴克’第六家店铺。

而第六家店铺又是依靠霍华德·舒尔茨这位经理打造的。

如果BOSS原本是想投资第六家店铺的模式,就等于想投资霍华德·舒尔茨本人。

现在霍华德·舒尔茨想要创业,又缺少资金,正是老板投资的最好机会。

羽生秀树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笑眯眯的看向丹特·凯恩。

他没想到,这个“球花”随便派来的男助理,脑子倒是蛮聪明的。

“你很聪明。”羽生秀树说。

“多谢BOSS夸奖。”丹特·凯恩感谢到。

阿美利卡人就是这样,很少会像传统亚洲人那样谦虚藏拙。

有能力,就急于向老板展现,然后获得机会和成功,才是这些人脑子里的想法。

羽生秀树看着丹特·凯恩说,“既然你已经调查的这么清楚了,那我就给你一个任务。”

“请BOSS吩咐,我保证完成。”丹特·凯恩语气兴奋的回答。

他明白,羽生秀树嘴里的任务,就是他走上成功的机会。

“接下来,你以我投资公司的名义去和霍华德·舒尔茨接触,拿下他新咖啡店的投资。”

羽生秀树故意用满不在乎,却又严肃的语气说。

“虽然这只是一笔小投资,但我这个人一向讨厌失败,所以别让我失望,知道吗?”

“BOSS请放心,我一定不会失败的。”丹特·凯恩回答。

“如果这次你能做好,我就把你从秘书办公室调出来,给你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但前提是什么,你应该懂得。”

羽生秀树说完的时候。

汽车正好抵达预订酒店的门外,酒店服务生上来帮羽生秀树打开了车门。

羽生秀树带着身边的珍妮·赖特直接下车,没有再看向他大声保证的丹特·凯恩,朝着酒店内走去。

羽生秀树不是没想过亲自去见霍华德·舒尔茨。

但仔细考虑后觉得,投资一个普通咖啡店,就需要他这位亿万富豪亲自出马。

搞不好条件还没谈呢,就先把霍华德·舒尔茨吓跑了。

什么人办什么事。

这种情况下,只要钱到位,投资失败的可能本就非常低。

即便投资出问题,他也还有别的后手。

丹特·凯恩调查的消息虽然已经很详细了。

但他却还知道一些丹特·凯恩不清楚的事情。

那就是如今的‘星巴克’三位创始人在创业之前,曾经在加州一家名为皮特咖啡的公司学习过。

但在去年,皮特咖啡公司将加州的咖啡生意出售了。

至于买家,则是出于对皮特咖啡传道受业,而心存感激的‘星巴克’。

而到了明年,‘星巴克’创始人之一的戈登·鲍克也选择了离开。

‘星巴克’创始人中的最后一个杰瑞·鲍德,对经营加州的皮特咖啡公司,兴趣更大于‘星巴克’。

因此决定出售位于西雅图的‘星巴克’。

也正是这个原因,霍华德·舒尔茨才有了买下‘星巴克’的机会。

到那时,就是谁钱多谁说话了。

他不相信霍华德·舒尔茨能够竞争过他。

等拿下‘星巴克’之后,回头再去找霍华德·舒尔茨合作也来得及。

只不过这次投资要是能成功,他就不需要使用这种麻烦的保底方法了。

……

羽生秀树这次预订的酒店,并非城区的商务酒店,而是希尔顿旗下的度假村酒店。

独立的度假庭院,附带自动顶棚的露天泳池,按摩温泉等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