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3)

作品:《穿越东京泡沫时代

之所以选择这首歌,是因为这首源自法国《妈妈请听我说》的民谣,不但有莫扎特的变奏曲,而且在全世界有版本众多。

到时候无论这本书翻译成什么语言,都能配上相应国家的版本。

整理好书稿,羽生秀树看了看时间,便开始收拾起自己的外表,换上出席正式场合的衣服。

他可没有忘了在今天晚上,还有电影和电视制片人联盟的招待会。

坐上劳斯莱斯,羽生秀树先前往了世纪城的云上影业。

之所以来这里,不单单是为了接弗雷德·韦伯。

也是为了用办公区的复印机,复印刚刚创作完的书稿。

接下来,羽生秀树又发了一封给自己的邮件,邮递的则是新书的原稿。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邮件上带有时间的邮戳。

至此,这个邮局封装的原件他不会拆封。

他会安排助理带着复印件,前去法国找编辑安娜伊,由对方完成最后的校对,制定最后的发行工作。

一旦那边对书稿动什么歪心思,那他在阿美利卡未拆封的原稿,就是最重要的证据。

当然,阿歇特图文出版社多半不会乱来,毕竟羽生秀树可不是什么普通作家。

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与其相信别人的节操,不如自己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忙完这些,羽生秀树这才带着第一时间收到的邮件,然后与弗雷德·韦伯一起前往了比弗利的希尔顿酒店。

在路上,弗雷德·韦伯也开始详细的为羽生秀树介绍起今天的活动。

按照弗雷德韦伯所说,这场招待会,只能算是电影和电视制片人联盟的半官方活动。

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好莱坞缺少拍摄资金的现状,帮助投资者与制片方牵线搭桥。

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大成本动作片的兴起,演员片酬不断上涨的同时,制片成本也跟着水涨船高。

时间回拨到七十年代,那时候最顶尖的男演员,片酬也不过在五百万美元左右打转。

可1978年,当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凭借影片《永不低头》拿到1200万美元的片酬后,演员片酬的涨幅便一发不可收拾。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史泰龙和施瓦辛格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开始把顶级男演员的片酬稳定在了一千万以上。

早年,一部电影2000万制片成本就算是大制作。

可现在呢,随随便便一部动作片都需要三千万以上。

虽然已经有一些华尔街的势力介入,比如投资加农炮影业背后的资本。

可加农炮影业快速崛起又骤然衰落的现状,以及好莱坞对圈外投资者的“收割”,让华尔街资本也不敢太过冒进。

当然,在制片成本飙升的同时,电影市场其实也在上涨,头部作品的票房越来越高只是一方面。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录像带市场的火热。

尤其是《壮志凌云》今年在家庭录像带市场所创造的惊人收益,深深地刺激着一众制片商,让他们继续启动更多的项目。

一边是成本上涨,一边是更多的项目。

在这种现状之下,好莱坞不可避免的迎来了“钱荒”。

当然,好莱坞什么时候都缺钱。

只是在这种历史转型阶段,缺的钱更多罢了。

而这个时期,也是各大制片厂洗牌的时期。

能抗住的就继续生存。

抗不过去的,看看那些要么破产,要么被收购的大制片厂就知道了。

车辆驶往招待会的途中,弗雷德·韦伯向羽生秀树科普了这些知识。

羽生秀树心想这才哪到哪,一千多万的片酬就扛不住了?

等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朱大嘴的崛起,好莱坞女星片酬都要跟着迈入千万时代。

至于最顶级的男明星,了解一下两千万俱乐部就知道了。

到那时,三四千万只能算中等成本了。

真正的大片,没有一亿成本伱都不好意思宣传。

所以说,好莱坞缺钱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在两人的闲聊中,劳斯莱斯抵达了今天的目的地。

希尔顿酒店的侍者,上前帮忙拉开车门。

然后便带着下车的两人朝活动现场走去。

两人还没靠近呢,就看到远处有闪光灯闪烁。

羽生秀树瞅了瞅,对身边的弗雷德·韦伯说,“这么多记者。”

弗雷德·韦伯回答,“今天来的都是好莱坞的大人物,以及能决定投资的有钱人,他们身边不缺少名人,现场也少不了找机会的演员。”

“弗雷德你露面就好了。”

羽生秀树并不喜欢在好莱坞出风头,主要是想淡化他在云上影业的存在感。

说完,他便对侍者吩咐,“这个大厅应该有别的入口吧,带我从那进去。”

“好的,先生。”

然后,羽生秀树便和弗雷德·韦伯告别,绕道从另一边的侧门进入。

入场之后,他便看到弗雷德·韦伯在不远处冲他招手。

刚走过去,就听对方抱怨,“那些记者还是一样的讨厌。”

“呵呵,这就是我不想走那边的原因了。”

羽生秀树说完,便朝着四周看了看,发现现场的人确实不少,有一些他认识的明星,也有制片人在找投资者攀谈,介绍自己的项目。

而且在场地的四周,还摆放着一圈桌子拼成的宣传位,全都是一些需要投资的项目简介。

大制片厂宣传位前的人多一些,小公司或者是独立制片人的宣传位,则相对门庭冷落一些。

毕竟投资人也不是傻子,在同样的选择下,肯定会选择更靠谱的大制片厂。

羽生秀树看了一圈,正准备带着弗雷德·韦伯去转一转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转头一看,便发现了头发花白,个子不高的迪诺·德劳伦蒂斯。

这位德劳伦蒂斯娱乐集团的老板,《天使在人间》的制片人身边,同样不缺少女伴相陪。

而且一带就是两个,羽生秀树还都认识。

正是《天使在人间》的两位女主演,艾曼纽·贝阿,以及菲比·凯茨。

两个美人一位金发白色礼服,一位黑发黑色礼服,清纯靓丽,美的不可方物,一路走来引起了不知多少人的关注。

尤其是尚处于颜值巅峰,没有因为动刀子而毁容的艾曼纽·贝阿,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美的像天使一样。

(艾曼纽·贝阿·图)

意大利老头在走到羽生秀树跟前之后,笑着打招呼说,“本以为明天在看片会上才能见到羽生先生,没想到会在今天遇到。”

“制片人联盟的活动,我当然要来看一看了。”

羽生秀树说完,又与迪诺·德劳伦蒂斯两边的美女打了招呼,然后顺便和意大利老头开玩笑道。

“其实我也没想到,迪诺先生会带两位美女前来。”

迪诺·德劳伦蒂斯说,“今天这里记者不少,带她们来增加一点曝光率,算是帮电影宣传了。”

羽生秀树这才想起来,迪诺·德劳伦蒂斯的公司今年制片的电影连续失败,如今就只剩下《天使在人间》。

要是这部电影再失败的话,那德劳伦蒂斯娱乐集团就只剩破产了。

虽然在《天使在人间》的投资上,羽生秀树与对方签订了保底协议,到时候《金刚》版权稳稳到手。

但他却丝毫不介意,等德劳伦蒂斯娱乐集团甩卖的时候,去帮忙做个“接盘侠”。

迪诺·德劳伦蒂斯在好莱坞混了这么多年,别的不说,其公司的片库还是有些存货的。

对一个好莱坞公司来说,片库赚的钱虽然不多,但胜在细水长流,稳稳当当。

不过即便羽生秀树已经预见了迪诺·德劳伦蒂斯的倒霉,但却不可能在此时讲出来。

相反,他还露出一个笑容对迪诺·德劳伦蒂斯说。

“迪诺先生对电影如此重视,看来我的四百万投资应该能赚钱了。”

“那是当然,明天的成片绝对不会让羽生先生失望。”

迪诺·德劳伦蒂斯说到这里,似乎想起来什么,“差点忘了,恭喜羽生先生投资的电影血尸夜大卖。”

羽生秀树一脸不在意的说,“区区八百万票房,刚刚够天使在人间的成本而已。”

“在好莱坞可不能这么算账,羽生先生用一百万美元的成本,换回八百万美元的票房,这就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更何况血尸夜的特点鲜明,完全可以继续拍摄续集,云上影业应该已经立项了吧?”

面对迪诺·德劳伦蒂斯的话,羽生秀树点了点头,“剧本刚做好,已经开始立项了。”

迪诺·德劳伦蒂斯问,“成本应该增加了吧?”

“筹备情况我倒是不怎么关心,还是让弗雷德告诉迪诺先生吧。”

羽生秀树的话刚说完,旁边的弗雷德·韦伯立刻说。

“成本确实增加了,预算区间在七百万到一千两百万之间。”

弗雷德·韦伯这个预算一说出来,羽生秀树便看到迪诺·德劳伦蒂斯身边的两个美女,眼神一起变的炙热起来。

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制作成本,在现在的好莱坞已经算得上中等偏上了。

是足以让好莱坞众多演员抢破头的项目。

只不过两个美女虽然也很想出演,但她们却知道《血尸夜》是续集电影。

云上影业无非必要,肯定会选原班人马继续出演,她们的机会实在不大。

这时,迪诺·德劳伦蒂斯则感慨道,“现在好莱坞的制片成本越来越高了,失败一次就足以伤筋动骨,你们这种续集电影,演员片酬上涨也是必然。”

谁想弗雷德·韦伯在听到意大利老头的话后,却摇了摇头说。

“并非如此,我们这部续集电影虽然仍是以女主角为主,但剧情并未直接延续首部血尸夜,而是作为衍生电影,扩展血尸夜的世界观,首部的角色在续集中并不重要,因此片酬也不会太高,制片成本上涨主要是因为特效及其他方面。”

弗雷德·韦伯此言一出,对面的迪诺·德劳伦蒂斯明显能感觉到,挽着自己胳膊的两个美人身体微微一颤。

在好莱坞混了这么多年的意大利老头怎么可能不明白,这是因为什么。

两个姑娘虽然刚才很心动,但自觉没有拿到主演的机会。

可现在,因为弗雷德·韦伯的亲口否认,两女顿时明白她们还有机会。

猜出这些后,迪诺·德劳伦蒂斯也愿意帮帮两女,便笑着对羽生秀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