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在1982有个家 / 章节正文阅读

349.不是教师节的教师节(求一下月票哈)(3 / 4)

作品:《我在1982有个家

但是到了今年年初,津门地区的南开中学有教师为此致信《光明早报》,他们提议将教师节时间定为9月10日。

然后各家报纸联合举办了一个针对教师意见的征集活动,发现教师们绝大多数都赞成选9月10日为教师节。

原因是9月1号开学,到了10号差不多新学期就踏上正轨了,教师们有时间来参加庆祝活动。

后来国家和教育部便初步认证了这个日子,祝真学、祝晚安这些正经教师都是知道这件事的,所以王忆提出今天庆祝教师节他们没有异议。

现在只是国家还没有对9月10日是教师节这件事进行立法确定,但社会各界已经认定了这个日子,以至于从昨天到今天,已经有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人士举办活动了。

就比如广播中说的,国家领导人在昨天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代表,今天他们肯定就要在一起吃个饭了,这等于是官方定性了。

王忆听完王向红介绍后真是目瞪口呆。

他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还好错打错着这正好在82年,如果往前哪怕提前一年他对教师们说咱们9月10号过教师节,这也会引发教师们的疑惑。

王忆跟王向红聊了一阵分开,他回到听涛居后直接回了22年一趟,在公务员小区打开电脑上网查了查教师节的来龙去脉。

一切都跟王向红说的一样,王向红唯独不知道的是教师节正式被立法确认还要等到85年。

他浏览了相关信息后想回到82年,要关机的时候又想起王向红之前的一个嘱托,让他主持向袁隆平同志学习的活动。

于是他又上网搜了搜相关活动。

当时他还跟王向红讨论过关于海水稻的话题,这样他一起搜了搜。

这一搜他注意到一条信息:

1986年,南粤海洋大学研究员陈日胜在海边发现了第一株野生海水稻,申请了原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专利,定名为“海稻86”,这被袁隆平院士评价为继杂交稻之后水稻行业的又一次重大革命性突破!

看到这条信息王忆顿时明白了王向红当时为何会觉得自己的话是在扯淡。

原来82年时候压根还没有海水稻这个物种被发现,所以不管报纸还是广播肯定也没有相关消息。

这导致了王向红不信服自己关于海水稻的说法。

他在心里理解了王向红的一些观念。

王向红这人特别爱看报纸、爱听广播,对国家大事、社会要闻了若指掌,所以他刚才那会能把共和国的教师节变迁一五一十的说给王忆听。

可是……

王忆回忆着他那天跟王向红开展的讨论,隐约的记起王向红说的一句话。

他说以前外岛的黄土公社就搞过海水稻培育工作。

因为黄土公社曾经发现过一些野生的海水稻,他们不是瞎搞,而是以这些海水稻为蓝本想培育出可以广泛种植的海水稻。

这样王忆便精神一振:

82年之前外岛就发现了野生的海水稻?

也就是说,不用非得等到86年才让海水稻出现在相关专家的视野中,在82年就可以做到这件事了。

要知道野生海水稻的发现,可是被袁院士直接称之为‘革命性突破’的事件!

王忆琢磨了一下。

或许可以组织外岛各生产队搜寻一下野生海水稻?一旦找到这种水稻传给专家组,那外岛可就扬名了。

这是一件好事,但他得好好研究怎么操作这件事,不能乱来,否则容易不小心把自己给架到火堆上去。

他打印了相关资料回到82年,早上吃扯面皮:

漏勺的拿手绝活。

这年头干面条珍贵,而给全体学生做手擀面这可耗费大力气了,所以漏勺就给学生扯面皮吃。

大迷糊揉面,然后他来扯出面皮下到锅里,还别说,面里头打上鸡蛋加上点油水,出来的面皮喷香且滑溜,比干面条要好吃的多。

以往早上吃面条都是配牛肉酱、辣椒酱或者豆腐乳这些东西,今天漏勺给王忆端出来一碗的螺酱。

辣螺酱!

之前的辣螺太多,漏勺拿来做了辣螺酱。

这个东西做起来简单,而且有辣螺的鲜美基础在,就算制作方法不怎么到位,味道也不会差到哪去。

一碗辣螺酱端出来,王忆舀了两勺拌进面皮里来了一口。

面皮爽滑,辣螺酱嫩滑,这真是绝配了!

辣螺的鲜味经过发酵后依然得以留存,另外发酵又让螺肉变得甘醇丰腴。

这酱没有用辣椒,可却在香中带着辣滋味,大清早的吃一口很是开胃。

王忆一碗面条拌着辣螺酱‘西里呼噜’的下入肚子里,饱餐之后还能感觉到它的鲜咸之味荡漾在唇齿间。

其他教师也赞叹辣螺酱拌面皮好味道,王忆便提议说:“中午头要不然继续吃这个?”

徐横说:“我没有意见,只要晚上有红烧肉有炖鸡吃就行啦。”

其他教师哈哈笑。

然后都在憧憬猪肉鸡肉这些美食。

上午正常上课。

王忆正琢磨着怎么给教师们送礼物,结果有人给他送来了礼物。

县治安局的快艇开了过来,王忆听说有人找自己去大队委办公室一看,看到了郭嘉。

郭嘉笑着跟他握手,说道:“王老师,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