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在1982有个家 / 章节正文阅读

523.时代变化太快了(周一求一下票哈,拜谢了)(3 / 3)

作品:《我在1982有个家

王向红问道:“那订婚怎么着?啥时候去订婚?这选了哪个日子?”

满山花说:“就选了个明天。”

王忆说道:“这可真够着急的,聘礼准备好了?不行赶紧去我门市部挑一些。”

满山花摆手:“准备好了、准备好了,准备好几年了。”

“去年我挣钱多、分红多,把聘礼规格都提升了。”

“我委托六子给我在沪都买了一台录音机、我娘家一个小舅正月里得知峰子要结婚还给准备了一块海鸥手表,有这两样当聘礼,体面不?”

正在拾掇婴儿衣服的秀芳笑道:“体面,这可真体面了。”

“录音机、海鸥手表,这两样加起来怕是不少钱吧?不得好几百块?”

满山花说道:“花了不到五百块,主要是录音机值钱,那块手表是我小舅送峰子的,权当是他给孩子结婚的礼物了。”

“哦,是一块旧手表,不过也挺中看的,我给仔细擦干净了,跟新的不差多少。”

王忆说道:“那我明天给你送一个手表盒子吧,用盒子装一下更好看。还有我那边有空闲东西,峰子能用也给他用了。”

满山花笑道:“行,王老师,又跟着你沾光了。”

王忆摆摆手说不要客气。

王向红抽了一袋烟,说:“既然聘礼都准备全了,那订婚好办,可结婚办酒席,你准备怎么来?”

满山花说道:“这些年我一直在攒票,攒了二十八斤菜油票、五十五斤的肉票和七斤半的各式酒票……”

听到这里王向红有些动容:“你怎么攒这么多的?”

满山花不好意思的说:“主要盛大哥给支援的,另一个我以前攒的粮票多,这不是门市部供应粮食么?所以我把粮票都换了,换成肉票了。”

门市部内有基本生活物资进行供应,但王忆没有大量供应。

毕竟这个来路不是那么好解释的。

因此如果有人要办酒席,那烟酒糖茶油之类的东西都得要用票去公社的供销社采购。

王向红问道:“你准备这么些东西,是准备办一场大的?”

满山花点点头:“办一场大的,队长你知道我过日子,我这么办不是为了去挥霍、去显摆,是为了红心家里。”

“我拉扯的是儿子,咱队里在你带领下又正气,没人欺负我们娘俩,可红心她家不行,她娘肖大丫受老多气了!”

“我跟她一样,都是守寡妇女,我懂她的苦。所以这次我家里能办酒席,那我一定要办的热热闹闹,就是让红心家里的亲戚和他们队里人看看,她家嫁闺女嫁的有多好!”

王向红显然对石红心家里的经历有所听闻。

他叹了口气说:“行,那就大操大办一场吧!”

王忆说道:“既然想把这婚事给办的漂漂亮亮,那就征用一点队集体的资源吧。”

“开天涯三号去订婚,去县里带上餐厅的偏三轮,给峰子好好捯饬一下,我俩身形差不多,正好我有一套西装不太穿,给他穿着订婚和结婚。”

“到时候我安排人当摄影师,再跟着你们去拍点照片,一定把声势给闹起来。”

王向红摇摇头:“你订婚就开偏三轮去,等到结婚呢?你能开个轿车去接新娘吗?”

现在外岛的婚事跟以后不一样,不管盛大贵还是满山花来讨论的都是‘办酒席’而不聊‘办婚礼’,原因便是没有婚礼。

从六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当地风俗一直是先让新人登记领证,然后新郎选个好日子接上媳妇回来后开大席,亲朋好友一起好吃好喝。

在这个过程中,唯一跟日后婚礼接近的就是接新娘的过程。

如今外岛流行借一辆自行车接新娘。

于是王向红调整了一下王忆的计划,说:“订婚的时候让峰子推着自行车带上礼物,初一那天去接新娘,再骑上三轮摩托。”

“正好这几天让他抓紧时间去学学怎么开这个摩托,到了那天让他自己开着三轮摩托把媳妇接回来。”

满山花听的连连点头,又不好意思的搓手:“动用队集体的资源,不大合适吧?”

王向红一挥手,说:“以后要办酒席接新娘的,都可以这么来,队集体的资源就是给队里社员们用的,这个没关系。”

“现在咱们得商量一下怎么办酒席!”

他琢磨着说:“你准备的东西多,队里还会帮衬你家一把,给分点东西,到时候肯定不是三席两席的事。”

“可酒席开大了,咱们去什么地方办呢?没那么多、那么大的空屋子。”

王忆问道:“院子里办露天的不行?”

王向红笑着摇头:“这哪能行?来了亲戚朋友的,让人家晒着太阳吹着风吃酒席?”

他继续摇头:“咱外岛没有这样干的。”

王忆一想,这事情也简单:“现在距离正月三十还有几天时间,我抽空去市里一趟,买点钢管、篷布什么的,咱们自己搭建个帐篷。”

“到时候在院子里搭建帐篷,在帐篷里摆放桌椅办酒席不就行了?”

秀芳说道:“对呀,这样挺好,不过不用去市里吧?王老师你那里不是有帐篷吗?就是你们去市里赶海工时候住的帐篷。”

王忆解释道:“那帐篷是一体化的,屋顶和墙壁连在一起,无法分开,到时候总不能闷在个帐篷里吃酒席吧?”

他将钢架与帆布搭建的帐篷给讲解了一下,说这两样东西都经久耐用,以后队里其他人家办酒席肯定也能用的上。

这种东西在83年买不到,但在23年就非常常见了。

钢管与帆布包现成的都有出售。

其中钢管有长有短,接头是螺纹,可以拼凑成架子。

这样要多大面积就用多少钢管,占地面积可以设置成几种,只是四根横档的长短区别,再配套上帆布块的大小便可。

很简单的东西。

听了他的说法,王向红便赞成他的提议。

这东西以后肯定还是用得着。

他家里就得用:

秀芳生了孩子到了满月时候要摆酒办酒席,他的朋友多,还有官面上的一些人会来一趟,肯定得需要个大场地。

三下五除二,婚事的安排便妥当了。

王向红明天要出面去主持订婚事宜,王忆去红树岛检查罐头车间的建设情况,一切正常那就要搭建起罐头生产线了。

这样他们两人都开始忙碌起来。

罐头生产线只能灌装罐头,酥鱼、熏鱼、腌鱼这些东西还得靠社员们家里准备。

劳力们搬运生产线的时候同时带回来了大量高压锅,要做酥鱼就得用到高压锅了。

生产队里谁家有人厨艺不错彼此都门清,王向红从妇女中点了人手,一连点了二十家,这二十家跟王忆学习做酥鱼、熏鱼这些东西。

王忆把高压锅分配给这些人家,一家一个,另外就是分配调料。

他让邱大年掏钱从一个做酥鱼、熏鱼很有名气的店铺大厨手中买来了配方和菜谱,只要按照指导一步步进行,掌握好火候适时添加调料就行。

前面两天各家先做酥鱼,做出来后分给社员们品尝。

比较口味,查漏补缺。

王忆把教程和调料发下去,剩下的就是精于厨艺的妇女们的任务。

漏勺被派过来当了个技术指导,他们都是在厨艺上比王忆更专业更精湛的人才。

王忆乘船去了红树岛。

岛上建起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座厂房,四百个平方、三米高的厂房。

高度不算高,但考虑到外岛夏秋季节总是容易遭遇台风,这种彩钢瓦房车间建的高度低一些也挺好。

岛上的码头还在修建中,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了,出正月就能用。

王忆将船停靠在码头临时停靠处,踩着已经很结实的码头主体上了岸。

林金虎看见他上来打招呼,王忆对他点点头,两人一起去了海水澹化处理车间。

对于这台设备,林金虎和岛上其他社员一样激动:“王老师,你这机器出水的效率真高,我们完全用不了这么多澹水!”

车间外有一排水龙头,拧开之后是澹水‘哗啦哗啦’的开始流淌。

林金虎接了一杯水给王忆。

王忆喝下去点点头:“口感可以,以后你们洗漱用水可以优先用这车间里出来的水,吃水还是以岛上水井为主。”

林金虎听到这话诧异的问了一声:“这水有问题?”

王忆摇摇头:“没什么问题,只是岛上还要开一个罐头的生产线,这里的水优先供应给罐头生产线使用。”

“走,咱们去看看生产线的机器,该组建起这条生产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