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1889远东枭雄 / 章节正文阅读

第670章 迫切想要保持和平(2 / 3)

作品:《1889远东枭雄

其中西南方向的铁路网从世纪初便开始建设,到现在只要中国需要,北部地区的中国军队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发达的道路系统增援到西南边境。

中亚地区则是在中国吞并之后便一直是战备区,中国最精锐的师一直在中亚,亚约成立后连朝鲜陆军的几个精锐师比如釜山师,王都市等参加过第一次中俄战争的精锐部队也在增援中亚的部队序列中,

一旦中亚地区爆发大的战役,他们都能够迅速通过横跨中国的铁路网抵达最前线参与战争。

当时英国人不得不制定相应的计划来应对,中英双方从那时开始就只有靠近高原那数干里边境线是不设防的,因为根本不用重兵防御,那条喜马拉雅山脉就足以让任何的军事将领望而止步。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高原地区驻军太过困难,欧战后处于主动位置的中国根本无法及时把大量的补给从中国腹地运上去,中国政府曾准备修建铁路,可是到现在高原上的铁路里程还是少得可怜,众多技术难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按照交通部门的预计,以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高原上大部分地区都无法修铁路,更不要说达到军方那个支持数万大军作战补给的要求,高原地区目前不可能支撑这样庞大的工程。

而除了铁路,上面的公路也不多,如此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维持一支现代军队进驻高原,这使得中国的兵力虽然雄厚,但是只在高原上部署几个轻装山地师,

而且在中国陆军其他部队向着机械化摩托化迈进,大量装备各种机械和卡车的时候,这几个师依旧保持着非常原始的骡马化,为了补充这些部队的火力和机动力不足,这几个师也是陆军中少数几个保有骑兵团编制的部队。

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在开战后这里会一直保持现状,因为中国毕竟是一个强国,中国军队有着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多年来也一直没有放弃控制高原地区,这就使得高原虽然难以翻越,却并不是完全完全不能翻越的天堑。

当战局需要时,中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保障几支精锐部队从高原冲入印度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