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第一权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七十六章 连中三元!三百年来第二人!(3 / 5)

作品:《第一权臣

说着,他便给直接自己那份上面画了个×,伸手讨要。

待拿过来,先大略扫过一遍,登时激动,“妙!果然妙极!好文,好论呐!”

众人被这三人接连的话真的勾起了好奇,干脆放下手里的卷子,都走了过来,一起围观。

而后便忍不住纷纷赞叹起来,直接提笔在上面画上了自己的圈。

国子监祭酒万贵礼也在凑热闹的人中,但他瞧见那字迹却忽地心头一跳。

“万祭酒可是觉得此文不好吗?”

等众人都画了圈,只有万贵礼没动时,最开始直接当面怒斥万贵礼的那个大儒老者斜眼一瞥,开口问道。

看着上面的九个红圈,万贵礼把心一横,提笔在上面画了个×。

“你!”

那老者勃然大怒。

“万贵礼!你私心作祟,枉为阅卷官!”

万贵礼也豁出去了,振声道:“策论如何,每位阅卷官自有评判,你们觉得好,就非要本官也认同,岂有这般道理,依你们所言,一个人就行了,为何要设八位阅卷官!”

毕竟厮混朝堂的,耍起嘴皮子来,这些饱读诗书的大儒又岂是其对手!

众人只能无能狂怒,总不能抓着万贵礼的手让他改了。

但正因为如此,接下来的卷子,其余几位阅卷官为了保证方才那封答卷能呈送御前,有许多本来能给圈的都只给了【△】之类的符号,导致这一届含【○】量大减。

这样的衍生是许多人都没想到的,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最终的结果是,那篇九圈一叉的文章,最终还是被成功送到了崇宁帝的案头。

并且被主阅卷官直接摆在了第一位。

事实上,不用摆在第一位,也无妨。

因为看过【明月几时有】原贴,认真观摩研究过姜老军神那一幅字的崇宁帝在第一眼就认出了这别具一格又有大师风范的字迹。

他笑着拿起来,看向这篇策论的内容。

【臣对:臣闻帝王之御极也,体君道以奉天心,而后可以建久安长治之业。肃臣纪以奉天职而后可以成内修外攘之功。何则?人君者,天之所授,以统一万方,而凌驭万民者也。其位尊,其任重,故君道常主乎逸。人臣者,天之所命,以左右一人,而分理庶政者也。其分卑,其事繁,故臣道常主乎劳。】

【钦惟皇帝陛下禀刚健中正之姿,合阴阳动静之德臣窃伏草茅,伏披圣泽久矣盖圣问之所及,首述古圣贤君之治,继悯水旱盗贼之灾,任事失人之咎,而终究夫足兵安民之术,弥灾救困之方.大哉皇言,忧国忧民之心见乎词矣,敢不披沥愚衷,以对扬于万一耶?】

【古圣君以聪敏极圣之主,默运无为之治,而又有率育克勤之臣,共佐太平之业,故下民之其困也,水旱之为灾也,四夷之弗率也,圣君非不恤也。唯其忠良之佐,足以赞皇猷,弼直之邻,足以弘帝道则所以达长治久安之业,成内修外攘之功,岂偶然哉!】

【臣伏观陛下临御以来,二十有四年矣!于今诸瑞咸集,四灵毕至,固足以彰陛下之峻德鸿勋,超卓百代矣!然水旱为灾,有垫溺枯槁之忧。蛮族窃发于东南,而南疆弗靖,北虏跳梁于西北,而边尘屡惊。甚则匪乱之势,渐成蔓延,殊非盛世之所宜有者,正古圣君忧民励精之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