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十七章 天下诤臣以何人为首?(2 / 4)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讲筵还在继续,在皇帝和首辅的一问一答中,一个时辰的时间,过得飞快。

朱翊钧收起了所有的草稿纸,微微欠身,结束了今日的讲筵。

“恭送陛下。”张居正长揖,等到陛下离开后,大明首辅才走出了文华殿,正中午的阳光的照耀之下,让张居正有些炫目,只是稍微停顿了片刻,他露出了一丝笑意,端着手,迈着四方步,四平八稳走向了文渊阁。

小皇帝认真起来,果然让人非常放心,张居正已经看到了小皇帝的明君之相。

大明儒学士们,早就不在乎孔夫子的话究竟何意,大明皇帝何必在乎呢?

张居正是个循吏,他的政治主张也是:重用循吏,而慎用清流。

循吏,就是守法循理的官吏,懂得变通、知道如何做事,做成事的更注重实践的官吏;

清流,指那些遇事不讲变通,一味寻章摘句、吹毛求疵、小题大做的官吏;

张居正是个循吏,他刚进文渊阁,就看到了中书舍人抱了一大堆的奏疏进了文渊阁内,这些奏疏,都是搭救雒遵、景嵩、韩必显的奏疏。

一个时辰的时间,足够大明的科道言官们反应过来了,三个言官弹劾一部大臣,遭削官身回籍闲住,大明科道言官们不搭救才是奇怪。

张居正打开了这些奏疏,思考了良久,并未下笔,而是每一封奏疏上,都贴上了一张空白的浮票。

他不太方便说话,谭纶是他张居正的人,处置雒遵、景嵩、韩必显是陛下的决定。

空白浮票,其实是他知道如何解决,但是他不能说。

科道言官要搭救被削了官身,回籍闲住的雒遵、景嵩、韩必显。

言官们上的奏疏,很快就流转到了司礼监内,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们,对这些奏疏,统统画了叉号,这是陛下第一次对外廷官员做出了处置,作为司礼监的太监们,守护皇权,就是太监们的天职!

这些奏疏最后流转到了乾清宫内被李太后看到的时候,小皇帝正在咬牙扎着马步。

站桩是一件很累很累的活儿。

李太后看着几份奏疏看了许久,这是大明的纠错机制在发挥作用,大明皇帝的决定,科道言官有权发言议论,而且这些奏疏说的很有道理,让李太后有些犹豫不决。

御史王时举说:大臣腹心也应当保护,以培国家之元气;言官耳目也亦当爱惜,以伸国家之正气。

大臣作为国家心腹,需要保护,这是国家的元气,但是科道言官们是皇帝的耳目,就不应该爱惜了吗?培养国家正气了吗?

今天信任大臣,而挫败言官,是轻耳目之臣,让腹心大臣安心,难道陛下只要元气,不要正气了吗?

如此做,恐怕朝中处世圆滑、阿谀奉承之流会越来越多,直言不讳、仗义执言之人会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