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十四章 富国以安天下,强兵以诛不臣(为盟主小飞毯贺!)(3 / 5)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那都是朝廷的田!确切的说,那都是朕的田!

朱翊钧极为郑重的说道:“朕德凉冲龄,倚毗俞帅为国之柱石,希望俞帅能为朕、为大明、为天下万民撑起东南的一片天!”

俞大猷再俯首说道:“臣谢陛下隆恩,必肝脑涂地,为王前驱。”

俞大猷领命之后,去寻了海瑞、张居正、谭纶,互相沟通之后,没有在京师过夜,火速前往了南衙地面。

汪道昆、张诚等一众,将会择日启程。

是夜,乾清宫里,小皇帝听闻俞大猷已经先行离京,颇有感触的说道:“辟土开疆历经天纬地之功,功盖古今人第一人,出将入相有黼国黻家之才,才兼文武世无双,俞帅果然是帅才,行事雷厉风行。”

张宏面色犹豫了下才开口说道:“臣倒是以为,若是没有陛下,俞帅、戚帅,即便是胸中纵有万丈豪迈气,也不过是壮志不得酬、雄心无展布的悲戚而已。”

张宏是很清楚大明朝廷的那些个把戏,谁越能打,谁就会被弹劾的越是厉害,折冲之功只需要言官三言两语就可以抵消。

俞大猷在倭患渐渐平息之后,便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这位写出了《续武经总要》的帅才,终究是郁郁而终。

“你很擅长拍马屁,以后不要再拍了,朕身边的人,不应该进这些谗言。”朱翊钧对张宏的马屁做出了十分清楚而明白的指示:说的好,以后不要再说了。

张宏其实很想说,自己说的是实话,但陛下有明确旨意,他只好俯首说道:“臣遵旨。”

“俞帅的那本《剑经》拿来朕看看。”朱翊钧今天得了一本武林秘籍。

真正的武林秘籍,由俞大猷所写的《剑经》。

朱翊钧打开一看,发现这剑经完全是挂羊头卖狗肉,这一本武林秘籍里,压根就没讲什么剑法,没有短兵,讲的棍法、弓法、阵法。

之所以叫剑经,其实是俞大猷一身的本事,都是荆楚长剑而来,剑经,讲的就是短兵长用之法,就是俞大猷的看家本事。

当然这本剑经,也被戚继光收录在了《纪效新书》之中,朱翊钧之前就看过,他手里这本是俞大猷亲自注解过的注解本,看完之后,收获极大。

大明武人,尤其是军阵的军卒,似乎对短兵都看不太上,比如缇帅朱希孝只认一寸长一寸强,而戚继光则是我长我自强,俞大猷在剑经,本来讨论短兵武艺的著作里,写的全是棍、弓、阵。

“极妙,极妙。”朱翊钧对剑经相当的满意。

剑经一共四种兵器,分别为:钩、刀、枪、钯。

次日的下午,朱翊钧用棍和骆思恭对打,骆思恭被打的抱头鼠窜,朱翊钧的长兵初练,也没什么章法,实力相当的情况下,骆思恭还真的对不过。

“骆思恭!你没有恭顺之心,伱没有武德,你偷袭!”朱翊钧被木腰刀抽在了腿上,一蹦三尺高,疼得他龇牙咧嘴,这木刀拍一下,就是一道淤青,少说十三五日才能好。

骆思恭手持短兵,虽然处于下风,但也抽冷子反击了几下,欺身近前,打的小皇帝哇哇大叫。

骆思恭丢下了手中的木刀,跪下说道:“臣罪该万死。”

上一个让皇帝碰了一下脑阔的的王章龙、陈洪等一众,已经被送进了解刳院。

骆思恭拿着木刀每天都能在朱翊钧身上抽出几道淤青来。

若是千刀万剐,骆思恭都应该早就原子化了。

朱翊钧一看骆思恭磕头请罪,就略显无奈的走了过去,把骆思恭拉了起来,说道:“哎呀呀,你这个人,好生无趣,起来起来,朕就是说两句玩笑话,该怎么打还怎么打,骆思恭,你才十岁,活泼些,像咱一样,开朗些。”

“对对对,就这样。”

王章龙让皇帝碰了一下,那是刺王杀驾,骆思恭和朱翊钧对打,那是为了彼此武艺精进,为了不让李太后担心,朱翊钧从来没让李太后看过自己的伤势,倒是陈实功陈太医对小皇帝身上的伤极其清楚。

武艺经验,都是挨打挨出来的。

“来,再来。”朱翊钧拿起了短兵,和骆思恭一样持短兵训练。

长兵军阵好用,短兵防止刺客、小人好用。

腰刀可以随身佩带,随时抽出对敌,他总不能走到哪里,都扛着比他高两头的长兵吧!他现在还没有戚家腰刀高,戚家腰刀五尺,朱翊钧才四尺二。

荆轲刺秦王,秦王绕柱,就有王负剑的经典场景,所以,长兵要练,短兵也要练。

打着打着,朱翊钧发现这丁字回杀,是真的好用,动作简单,行云流水,只要稍不留心,有了破绽,就会被两刀带走。

“呀!”骆思恭痛呼一声,不停的用力的甩着手,蹦蹦跳跳。

“骆思恭,你这是打算空手入白刃吗?!”朱翊钧见状哈哈大笑了起来,刚才小皇帝荡开了骆思恭的木刀,一个转身下砍,怕伤到骆思恭改劈为拍,骆思恭下意识的用左手去挡,势大力沉的一刀,正好拍在了骆思恭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