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厂(3 / 3)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这一条海路已经极为熟悉,赵梦祐接收了曾光这个俘虏,同样接收了这些旧案文牍。

赵梦祐回京之后,就扈从陛下出行了,大明皇帝罕见的离开了京师,不是去北土城,而是去了顺天府宛平县,宛平县位于卢沟桥附近,在外城西侧广宁门外二十四里处,离得很近,但是陛下这是第一次离京这么远。

随行的除了缇骑,还有大明首辅张居正、次辅吕调阳、户部尚书王国光、刑部尚书王崇古、工部尚书郭朝宾。

朱翊钧到宛平来看大明的羊毛官厂,了解具体的产量,总归是要亲眼看一看,才能确认这个官厂的存在。

朱翊钧的车驾稳稳当当的停在了永定河畔的官厂之前,官厂有一个巨大的牌坊,上面写着永定毛呢厂,牌坊之下,大门前是两队锦衣卫和京营的锐卒。

朱翊钧出现在辂车之上,所有人都行大礼,齐声喊道:“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翊钧看着一尘不染的牌额,略微有些失望,他还以为自己这次冒险出城,野心家们,还不沸腾起来?

想办法换一个听话的皇帝,现成的潞王朱翊镠,就是个不错的人选。

但王崇古显然没有这个打算,而是精心准备了迎检,连牌坊都清洗的干干净净,他打算好好的表一下功劳。

“免礼。”朱翊钧站定,挥了挥手,示意免礼就是。

“陛下容禀,眼下永定毛呢厂,只有一千二百多亩,陛下请这边来。”王崇古上前一步,引导着小皇帝来到了一个三人高的榜之前,笑着说道:“这是大明官厂,以三条路,分成了南北中三个部分。南部是纺线、织呢,北部为洗毛及整染,中部为水车、机修和总办衙门。”

朱翊钧站在了公示榜,看着一目了然的地图,这只是初步的建设,要视西北羊毛的数量,逐渐增产,扩大规模和产能。

王崇古抖了抖袖子,俯首说道:“洗毛、梳毛、纺线、织呢、修剪、染色等工,共计招募一共招募织工2600名,男工900名,女工1700余人,四千多名力役,还有用工办料京营军士三百人负责法例,臣有《永定官厂志》呈上。”

张宏拿过志书,用力的抖了抖,没有发现夹带之后,才呈送给了陛下。

张宏摆明了不信任王崇古,否则如此失礼的事儿,张宏不会做。

官厂志书包括了建置、厂地、草场、料额、人员、官署、法例条例、兴革等等几个章节,其中法例条文一类,就有超过六章,全都是生产过程中的重重要求。

这个法例条文还在不断的扩展,这本书也会随着官厂的扩大而继续增补,每年一修。

“大司寇办事用心了。”朱翊钧大约翻阅了一遍,看了几个例子,处处体现了王崇古的用心。

按道理来讲,羊毛每斤只值一钱几分,织成呢布一定很便宜,但实际上,由于原料粗而且杂,质量太差,每天要雇用400个人挑拣羊毛,而每个人每天能只能拣两斤,在织成呢布前羊毛的成本已经很贵了。

而王崇古在西北找到了一种膨润土,膨润土是一种白色的土壤,可以去污,西北的人常常用来漂洗衣物,而这种土添加,再加上水力推动水磨,一下子让人工从四百降低了五十人。

比如,一百斤的羊毛中,只有10斤能织上等呢,20斤能织次等呢,50斤能织粗毡子,还有20斤完全无用,这样成本实在是高昂,一种工艺应运而生,名叫打劲儿。

就是通过梳理将次等、粗毡、无用毛料经过梳理清理,让毛料可用。这样从最初的四等料,变成了二等料,就是分为了精纺和粗纺,精纺和粗纺的主要分别是长毛和短毛。

这些都是王崇古在官厂兴建过程中,和工部一点一滴的研究出来,就这个打劲儿的过程,就有六道工序,斜钉梳、剥毛、夹持、清洁、开毛、密梳,无用毛料过四遍,就可以变成粗纺。

王崇古真的用心了,要说王崇古对皇帝、国朝到底有多少忠心,那倒不见得,但是王崇古一定忠于自己的内心,他想赚钱,而皇帝让他赚钱。

这其实也就够了,朱翊钧也没要求王崇古做道德圣人,他想赚钱,那就和朝廷有共识,就完全没必要送到解刳院里去。

每匹长5丈,宽5尺,每天可生产六百多匹粗纺布和二十匹精纺布,一年可以生产12万匹粗纺布,五千匹左右的精纺布。

这个产量还不如英格兰年产十五万匹多。

可万历三年,还不是大英帝国的英格兰,自然不能跟大明相提并论。

朱翊钧看着最后计利表说道:“大司寇啊,这精纺布一匹卖三十五两银子,一尺就要七钱银,这粗纺布一匹就要卖十五两银子,一尺就要三钱银,一匹精纺布一匹计利十二两四钱银,一匹粗纺布一匹计利五两一钱银,是不是太多了?计纯利三成半左右,这能卖得动吗?”

“利不是臣定的,是户部尚书定的。”王崇古可不担这个责,这是户部敲定的价格。

王国光的定价是经过了深入考量,甚至参考了英格兰羊毛生意的利润定下的数字,他摇头说道:“陛下啊,不贵了,才三成半的利,再低,张罗这买卖作甚呢?”

“就这个价格,卖给安东尼奥,他也是极为乐意的。”

就这个价,安东尼奥拉回泰西去也有的赚,虽然不像丝绸那么的暴利。

“那就试试吧。”朱翊钧走进了羊毛官厂,工部尚书郭朝宾详细的介绍着这繁琐的羊毛生产过程,每一道工序,需要多少人,有多少的产量,户部出身的郭朝宾可谓是如数家珍。

朱翊钧巡视完了整个官厂,询问了一些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对永定羊毛官厂工作做出了高度的肯定,而且每一个织工都恩赏了两银,作为朝廷的庆赏。

“去饭堂看看。”朱翊钧的脚都跨出了永定羊毛官厂的大门,忽然转头对着王崇古说道。

正中午的时间,到了饭点,朱翊钧倒是要看看,这官厂的伙食如何,这是计划外的形程。

王崇古领着陛下来到了饭堂,笑着说道:“咱们官厂一天管两顿饭,早上和中午,吃饱了才好干活不是?”

按照王崇古的命名法,张居正那件毛呢大氅应该叫什么?莲青蟒纹貂毛精纺呢绒鹤氅?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