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师徒除掉(3 / 3)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这就是张居正,他的考成法,考察的是天下百官,同样也包括了他自己。

虽然皇帝屡次说张居正是个君子,但张居正向来主张自己是个循吏,严于律己,也严以待人的,君子是宽以待人的。

“陛下,土蛮汗大抵是不会接受朝廷的册封的。”张居正对于土蛮封贡之事,并不看好,是因为很难做到。

朱翊钧一愣,有些不解的询问道:“隆庆元年,他求封而不得,才入寇永平,先生何出此言呢?”

“土蛮汗一直求的是贡市,而不是封王。”张居正解释了土蛮汗的具体要求,而且还把其中的原因说清楚了。

满都鲁之后,小王子达延汗娶了满都鲁的遗孀,最终成为了蒙古的宗主大汗,小皇子自号达延汗,这个号其实就是大元可汗,小王子视自己为元朝正朔。

俺答汗和土蛮汗都是达延汗的孙子,但是嫡庶有别,俺答汗是右翼济农,也就是副汗,或者说是亲王,土蛮可是嫡出,所以都是黄金家族的血脉,但是俺答汗被大明册封,根本没什么心理负担。

可是土蛮汗不一样了,土蛮汗可是宗主大汗的正朔,被大明册封,那土蛮汗也不要当可汗了。

草原上也是有政治正确的,大明把胡元驱逐,这个矛盾已经根深蒂固两百多年了,宗主大汗俯首称臣,那土蛮汗很有可能直接被物理推翻。

朱翊钧摇头说道:“贡市贡市,就是朝贡的市场,这个理解没错吧?他既然不肯低头,不肯做大明的藩属,他凭什么朝贡贸易呢?”

“先谈谈看,再一再二没再三,第一次条件最好,他能答应最好,第二次条件也不差,若是第二次还不肯,那就没有第三次了。”

“臣遵旨。”张居正俯首领命,有枣没枣打三竿,打得到最好,就大明和北虏之间的矛盾,都打了两百多年了,还有得打,打到土蛮完全投降为止。

张居正其实有些担心,小皇帝不肯打了,大明和北虏的矛盾,绝对不是一场胜利,就可以达到冲和的状态,所以才来和陛下沟通一二,结果发现了小皇帝里挑外撅的邪恶嘴脸。

谭纶要骑马前往大宁卫,结果被皇帝严旨申斥,明旨说了:北方普降大雪,大司马前往大宁卫,不得骑马,一定要坐车。

周良寅一共十二名御史,六人一车,谭纶自己一人一车,一共六辆车的考察团,向塞外而去,一出喜峰口,路途立刻开始颠簸了起来,这条驿路,已经快两百年没修过了。

虽然颠簸,但是谭纶却一脸的兴奋,烂泥一样的朝堂,他早就呆腻了,这好不容易出来透透气,皇帝还安排了个解刳院的大医官随行看护!简直可恶,拿着皇帝的圣旨当令箭。

这个随扈不让谭纶冒险,大约而言,就是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

从喜峰口到大宁卫要整整四百里,马车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沿途的驿站也有了驿卒,眼下都是由蓟州军兵担任,是为了保证路线的畅通和补给,传令和通传战报。

这一路行来,身体不好的谭纶一点事儿都没有,周良寅这些个御史差点给颠死,还有几个御史,脚上、手上立刻起了冻疮,冻疮奇痒无比,随行的太医还叮嘱千万不要挠。

谭纶之所以不被冻伤,是他穿着沃袄,带着风帽暖耳,披着御赐的大氅,这几个御史,完全没料到塞外会如此的苦寒,准备不周全就算了,还要穿绫罗绸缎,以为是在京师暖阁里?

“百无一用是书生!”谭纶看着这几个御史,就是气不打一处来,什么活儿还没干,别说应敌了,就是跑这么一趟,都是状况百出。

“大司马也是书生。”戚继光提醒了下谭纶他的身份,谭纶可是进士出身,正经的读书人。

谭纶手握住了腰刀说道:“手痒,要不要比试一下?”

“陛下来信叮嘱过了,不要大司马与人争斗。”戚继光不打算应战,他的确跟谭纶学过剑法,但那时候谭纶身体情况可比现在好多了。

谭纶一听,眼睛瞪大!皇帝这太过分了,连这都防备了。

他只能颓然的说道:“嗐!我难道还成了一碰就碎的瓷器了不成?你看看那帮弱不禁风的御史,哪个有我强!”

“这是陛下的仁德呀。”戚继光理所当然的说道,他认为皇帝陛下是个仁慈的君王。

没错,在戚继光眼里,他那个少年组天下第一高手的徒弟,非常有仁德,根本不是言官说的暴君,你看谭纶出塞旅个游,陛下都安排的面面俱到,这不是仁德是什么?

若说陛下苛责耳目之臣,更是无稽之谈,看看侯于赵吧!皇极殿上披麒麟大氅,这是薄待?!

戚继光站在大宁卫的城墙上,手向正北说道:“一年时间,会在这个土墙外,建一个围二十里的城池,左为七老图山,右为努鲁虎儿山,北有老哈河穿境而过,以老哈河为水源,依山傍水建城,唯有南面薄弱,但是南向喜峰口,所以敌人只能从正北而来。”

“此城一旦建成,土蛮汗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决计攻不下来。”

“一路向北,建围五里营堡共七座,分布在老哈河两侧,桃吐山为锁钥,互为犄角,攻守相望。”

戚继光跟谭纶讨论着大宁卫的防务,一个大城,七个小城,就完全足够用了。

“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谭纶满是感慨的说道,大宁卫曾经是的大明的宁王府,现在已经破烂不堪,一片荒凉。

在谭纶看来,这个德可不是仁德,而是武德、君王之德,君王之德是指政治、军事上的积极进取,而不是一味的宽纵。

谭纶看着这一片的雪原目光有些深远的说道:“宋太祖皇帝要迁都,觉得想要长久,当迁长安,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宋太宗认为不可,说在德不在险,他是认为德为仁德,最后却是兵败高粱河,窃了一架驴车,疾驰逃窜。”

仁德不行,武德可以。

小皇帝:你去把唐僧师徒除掉,张居正:要几分熟?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