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观兴国,大建安邦(3 / 3)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江西巡抚潘季驯请求朝廷下诏劝百姓种树,以资山水丰美,潘季驯查遍旧典,发现秦汉时黄河决堤四十一年一次,而三国隋唐时,十七年一次,宋元时五年一次,至我大明则三年半就决口一次,民不聊生,若能复套,广种树木,如此百年,黄河澄清复秦汉之盛。”张居正说播州宣威使献大木,其实是说北方缺木,而说缺木是为了引出复套。

张居正说的复套,不是说立刻马上就和俺答汗开始针锋相对的冲突,就是放个风,戚继光要在万历五年率领京营再次前往大宁卫,此次征伐的目的是将土蛮汗赶到大鲜卑山以西,让土蛮汗和俺答汗产生生存的根本矛盾,而后再言复套。

这就是打个招呼,告诉廷臣们,只要他继续当国,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复套,哪怕是为了黄河澄清。

廷议仍在继续,在快要结束之时,朱翊钧终于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朕最近听闻了一件奇闻怪谈,说这个精纺毛呢,可以辟邪,大司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朕听闻这精纺毛呢,在短短十天之内,每尺已经从七钱银涨到了七两银,而且还在飙涨,最近又传出了用精纺毛呢辟邪镇宅之说,只需要一尺布,就可以保家宅安宁,子嗣兴隆?”

精纺毛呢主要供给皇宫使用,作为丝绸的代替物,用来恩赏宗亲、武勋、朝臣,限量供应皇庄售卖。

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这精纺毛呢的价格突然暴涨到如此离谱的价格,让朱翊钧嗅到了一股浓郁的割韭菜、传销、法外狂徒的味道,这精纺毛呢实在是太疯狂了。

“回禀陛下,是犬子做的,上次京师煤炸之事,仍有奸商囤货居奇,犬子就是故意哄抬,而后打算给这些奸猾之徒一个教训。”王崇古俯首说道。

精纺毛呢这个买卖,庄家是王谦,而且已经跟户部大司徒报备过了,所获之利,皆输送国帑内帑。

“让王谦停下吧,他太小瞧人心的贪婪了。”朱翊钧立刻明白了王谦的动机,却不肯让王谦继续了。

朱翊钧看着王崇古解释道:“煤炸生意的教训的确不够,但是这个精纺毛呢却无法大量营造,再哄抬下去,怕是很难收场了,西山、山西、永平多煤,三亿斤煤供应,让京师煤价稍平,但是大司寇,毛呢官厂现在一年不过五千匹。”

“若是继续如此鼓噪下去,怕是覆水难收了,再等等,毛呢官厂还在扩产。”

“陛下教训的是。”王崇古猛地出了一层冷汗,本来打算到过年后收网的王崇古,决定立刻开始放货收网,无论如何都要暂时把精纺毛呢的价格暂时压下去,只要不再狂涨,就不会酿成大祸。

精纺毛呢产量有限,朝廷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对价格形成碾压式的影响。

廷议之后,王崇古立刻让王谦放货,不要再哄抬了,但是到了傍晚的时候,王谦回到家中的时候,面如死灰。

今日一日放货六百匹精纺毛呢,结果这六百匹精纺毛呢销售一空,最后的价格来到了八两二钱一尺的价格。

“快,随我进宫!”王崇古立刻意识到了不对,带着王谦向着宝岐司而去,陛下这个时间,已经从京营回到了宝岐司。

王崇古焦急的等在宝岐司的门前,度秒如年,他越想越怕,自己儿子出了不少的主意,结果这次,似乎是捅了天大的篓子。

朱翊钧听闻王崇古着急忙慌的跑来觐见,就知道出事了。

他其实已经猜到了会这样,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快的失控,仅仅十多天的时间,连王崇古都无法收场了。

“罪臣叩见陛下,臣,罪该万死。”王崇古跪在地上颤颤巍巍的说道,这腊月最冷的时候,王崇古却感觉冷汗浸湿了后背。

“大司寇何出此言,快快请起,上次不是说了吗,平日里奏对,不用跪禀,免礼免礼。”朱翊钧反倒是一脸轻松的说道:“大司寇且听朕一言。”

王崇古再次感受到了圣眷正隆的好处,捅了这么大的篓子,居然被如此轻易私宥了吗?

“王谦,朕记得伱,上次彝伦堂进讲算学,你的几个问题问的都很好,明年就要春闱了,好好准备应考,暂且退下,朕和大司寇处置此事便是。”朱翊钧看着腿肚子打摆的王谦挥了挥手,让他回去就是,剩下的事儿,由皇帝和大司寇处置。

小孩就坐小孩那桌,学生就安心备考,这之后的事儿,就不是王谦能够参与的了。

“臣叩谢陛下隆恩。”王谦重重的磕了个头,感谢皇帝的圣眷私宥。

朱翊钧这才看向了王崇古说道:“大司寇真的以为是王谦导致的这一切?其实不是,从精纺毛呢出现之后,就是量少价高,皇帝采买,大臣鹤氅所用,这必然是财富、荣耀、地位的象征,对精纺毛呢的追求,日益热切了起来。”

“缎匹为何皇室专用,每年除了犒赏,概不出售?就是怕出现这种状况,这精纺毛呢的产量,比缎匹还要低,缎匹一年好歹还有八千多匹,这精纺毛呢不过五千匹,有些投机客,看中了其中的暴利,自然是要囤积,推涨,王谦所为不过是适逢其会而已。”

“王谦的哄抬行为,就是恰好处于一个恰当的时机,人们对精纺毛呢的追捧,已经完全忽略了其使用价值,只注重其交换价值,所有购买之人,都在期望价格能够无限上涨,而从中获利。”

朱翊钧给王崇古分析了下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对精纺毛呢的追捧是从始至终的,从这种东西出现就已经开始了,经过不断的酝酿,终于在今日今时,彻底爆发了出来。

跟王谦的操盘,其实没有关系,朱翊钧之所以这么断定,是因为王谦今天放了六百匹砸盘,却对价格没有造成任何的影响,说是王谦的罪责,王谦哪有那么大的能耐。

之所以会在十多日里如此暴涨,就是恰好这个时候,是量变引发的质变的时间节点,赌徒们,完全忽视其使用价值。

“臣罪该万死。”王崇古再次请罪,这天大的篓子即便不是自己捅出来的,那他也是为虎作伥,鼓噪以壮声势的罪责。

“朕为何说你无罪呢?大司寇,现在买精纺毛呢的都是什么人?是穷民苦力,还是势要豪右?”朱翊钧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现在购买精纺毛呢的到底是百姓还是权豪。

“势要豪右,一尺布都要八两银子,穷民苦力一辈子还不见得能攒这么多的银子。”王崇古立刻回答道。

朱翊钧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平静的说道:“这不就是了嘛,银子在势要豪右手里,也是发霉,不如通过这种手段聚敛到朝廷的手中,大司寇何罪之有?穷命苦力连温饱都顾不得,根本不知道这精纺毛呢究竟是何物。”

“大司寇,毛呢官厂要尽快扩产,到穷民苦力也知道此物,并且动心起念准备加入这个赌局的时候,毛呢官厂还不能左右其价格,那才是有罪,不是吗?”

王崇古惊骇无比的看着陛下,陛下是怎么用如此温和的笑容、平静的语气,说出如此冰冷的话?

“谢陛下教诲!”王崇古立刻腿不抖了,心不慌了,神清气爽了起来,但是他很快就有些困惑的问道:“陛下,臣不解,怎么判断穷民苦力入局?”

朱翊钧十分肯定的说道:“碎布头并没有太多的使用价值,当赌徒们,将一尺布分成数十份兜售,就是穷民苦力入局之时,大司寇,这最少要几年的功夫,毛呢官厂按照现在这个速度扩产,完全足够应付了。”

王崇古思索了许久才俯首说道:“陛下英明。”

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