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3 / 3)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三娘子入京最主要是表达西鞑靼的恭顺之心,其次是确定今年的羊毛贸易的份额,而后便是代俺答汗献上贺表,恭贺大明皇帝大婚在即。

“忠顺夫人,朕听闻土蛮汗向俺答汗求助,俺答汗盛情接待了土蛮汗的使者,并且打算在应昌会盟,可有此事?”朱翊钧并没有让三娘子平身,而是问起了一件大事。

因为大明在辽东的步步紧逼,土蛮汗用了浑身的解数,都不能阻拦大明军的步伐,所以土蛮汗这个宗主大汗,向俺答汗求助,俺答汗欣然应允,并且打算在应昌会盟。

应昌,是胡元鲁王府所在,胡元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驾崩之地,这个地方就在大鲜卑山山口,是这次戚继光战略攻略之地。

而现在,东西鞑靼正打算在应昌会盟。

“确有其事。”三娘子暗道不妙,朝廷果然知道了土蛮汗遣使之事,也知道了俺答汗答应了条件。

活动在草原上的墩台远侯,深入虏营的探查,对于草原的动向,越来越严密,一张由墩台远侯铺设的情报网,洒在了草原之上。

“那看来,封贡之事,到今日为止了,隆庆五年伊始,万历五年停罢,朕有亏先帝托付社稷。”朱翊钧点了点头,也不是很在意的说道。

俺答汗既然要维系他们同宗同源的共同利益,那大明的封贡和羊毛生意,就此停下也就是了。

大明可以承受这个损失,就是不知道俺答汗能不能承受了。

王崇古的表情岿然不动,他前日入宫已经和陛下深入沟通了三娘子入京的若干事宜,陛下就像个老狐狸一样,在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给三娘子施压。

“启禀陛下,顺义王在六月的时候答应了土蛮汗所请,但是这已经五个月过去了,顺义王未曾动一兵一马,还请陛下明察,宗主大汗所请,顺义王不得不从,的确是应承了,但是没有说具体的时间,即便是土蛮汗一再催促,但是顺义王仍然有顾虑,遂遣命妇入朝详禀。”三娘子恭顺的回答着陛下的提问。

俺答汗提供除支持外一切支持。

俺答汗也在观望,大明军强悍,侵略如火,势如破竹,俺答汗就以宗主大汗所请不得不从为由,向朝廷陈情;大明军虚有其表、虚弱无比,被打的节节败退,那俺答汗当然要适逢其会的参与其中,趁机捞点油水。

大明军到大宁卫已经两个月了,这段时间,土蛮汗没输,也没赢,因为并未跟大明军接战,只有大明军在修营堡,一点点的蚕食土蛮汗,面对这种横压硬碾的战略,土蛮汗连打一仗拼个鱼死网破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是何等的绝望?

这样的战局态势,让俺答汗不敢擅动。

战争这种事,两头都不得罪,就是两头都得罪,三娘子入朝陈情,说明俺答汗终于想明白了,到底该怎么站队,再不站队就没有队可以站了。

朱翊钧听闻才露出了笑意说道:“平身,忠顺夫人的意思是,俺答汗问朝廷要好处,才不肯出兵帮忙,趁火打劫吗?俺答汗要什么好处?”

趁火打劫,朝廷不让俺答汗帮土蛮汗的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至于代价的多寡,主要取决于战场的态势。

朱翊钧肯答应被俺答汗打劫,则是为前线的戚继光提供帮助,排除可能存在的援军,让大明军的军事行动一切顺利。

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被人骑到脖子上拉屎,这种感觉当然不爽,但是为了战略,朱翊钧可以简单让步。

三娘子终于露出了为难的神情,在这方面,三娘子和俺答汗是有分歧的,而且分歧巨大。

俺答汗本人的要求非常过分,要求大明朝廷给通关文牒和都督金印,准许他从河西走廊前往西宁,其次要求大明承认大明金国的势力范围,尤其是河套问题,这两个条件,一个是皇帝明确拒绝过的,一个是大明朝心心念念。

三娘子不认为大明朝廷会答应,就是答应了不过是一纸空文,到时候撕破脸的时候,一文不值。

三娘子更倾向于扩大羊毛贸易,尤其是关于盐***锅等一些货物的价格让步,这是实打实大的好处,三娘子见过朱翊钧,知道这皇帝是个什么人。

大明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在地基上接见外使,充分的说明了这皇帝的心眼,比针还要小,记仇的很!

这会儿大明在攻伐土蛮汗,俺答汗得寸进尺,一定会被记一笔,日后一起拉清单。

到时候俺答汗要被挫骨扬灰,三娘子可没有齐王妃杨氏那样的待遇,还能伺候胜利者,三娘子只会被杀,大明皇帝又不缺她一个。

三娘子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俯首说道:“启禀陛下,命妇入京陈情,不过是怕上国误会,别无所求,还请陛下明鉴。”

她还是选择了自己的条件,而不是俺答汗的那套说辞,在商贸上获利,而不是摁着皇帝的脑袋让皇帝服软。

这会儿皇帝服软了,日后皇帝发起飙来,俺答汗一死了之,偌大的金国诸部,如何自处,难道学祖宗西进不成?

“别无所求吗?”朱翊钧玩味儿的问道。

他发现这个三娘子待在草原上,实在是有点屈才了,三娘子拥有政客所必备的品德,恬不知耻。

“陛下容禀,今岁春草原干旱,今岁秋冬来的比往年更早,草原上的牛羊在长生天的愤怒下,冻死饿死无数,恳请陛下怜悯一二,草原急需盐巴和铁锅,熬过酷寒的严冬,命妇恳请陛下怜悯。”三娘子楚楚可怜的请求恩赏。

一套丝滑的小连招,将趁火打劫,变成了皇帝行仁政、柔远人,这样一个变化,就从北虏索赏,变成了求皇帝怜悯,这样皇帝得了面子,北虏得了实惠和里子,大家都有交待。

“朕听说了草原的旱情,也听闻了今岁冷气早下,既然如此,那盐**锅之事,就和礼部、户部商议,有劳大宗伯。”朱翊钧看向了马自强。

“谢陛下隆恩,命妇一定在草原上广为传播陛下的仁德。”三娘子长长的松了口气,皇帝拍了板子定了调,下面的人才好做事,皇帝不松口,和礼部、户部谈一万年也是白瞎。

朱翊钧肯让步,还是不想给戚继光在辽东的征战增加负担,这里外交处置不利,导致战事不顺,那才是朝廷的无能。

俺答汗是极其幸运的,找了这么个贤内助。

战争时期的军售是非常赚钱的,比如俄乌冲突中,双方使用的同一型号无人机,售价高达19万美元,但其实造价不超过一万美元。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