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四十一章 好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3 / 5)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王崇古负手而立,看着亭亭如盖的槐树,笑着说道:“陛下说:咱们大明这江山社稷,一旦马放南山、文恬武嬉之后,无论什么方面,倒退和堕落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事实也是如此,谦儿,你呢,拿着银子,找这些个笔正们好好谈谈,他们要是肯拿银子,你就给他们银子,他们要是不肯拿银子,就借他们人头一用,杀鸡儆猴。”

“可别乱花钱,陛下知道了,还是要给你报销的,你花那么多,陛下的好心情岂不是破坏掉了?”

“孩儿知道了。”王谦领了自己老爹的命令,这事儿并不是很难,王谦也没花多少银子,就摆平了这事儿。

京堂的这些个笔正们,始终记得一个人的名字,陈友仁。陈友仁,因为一本《东征记》美化倭寇、诋毁戚帅东征,被陛下当街手刃,什么样式的皇帝,才会当街杀人?笔正们没见过,万历年间的朝臣们也没见过。

陛下这次对墩台远侯回家的事儿,极为重视,从朝廷内外上下忙碌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时候,跳出来让陛下恶心,那是用自己的脑袋试探陛下的耐心。

试探不了一点。

张居正能拦得住陛下一点点,可陛下横下心要做的事儿,张居正也拦不住。

在大明十分紧张的筹备之中,谭纶从西直门出发过西土城,从居庸关出关,路过延庆卫,在土木堡停留一日,过鸡鸣山,至宣府镇,宣大督抚吴百朋出城迎接大司马至宣府重镇。

谭纶这一路上走,也没闲着,带着的一群御史和部分的缇骑,四处探勘了大明宣府段的长城,以及当初王崇古安置的十九万失地佃户。

整体情况不仅仅是良好,而是惊喜了。

尤其是十九万失地的佃户,因为边方羊毛生意的火爆,让他们除了种地也有事儿可以做,家家户户有两到三只羊,十里八乡,就有一个用发酵的尿液清理羊毛的工场,今年过年,家家户户,勉强能包上一顿肉饺子,姑娘能扯个红绳,算是过年礼。

能包顿肉饺子,能扯个红绳,已经是极为不错了。

这当然是当初王崇古安置得力,也有继任者吴百朋在这里尽心经营,繁忙的边方贸易,即便是入冬大雪依旧是十分的忙碌,谭纶看到了几只驼队,踩着雪离开了宣府。

“大司马,三娘子说会一起过来,说是要沿途护送,恐生意外。”吴百朋思索了片刻说道:“三娘子应该是怕生出意外的,生怕这份天大的功劳被别人抢了去。”

谭纶颇为认同的说道:“吴督抚所言有理,咦,这岂不是说,三娘子要在京城过年了?”

算算日子,三娘子到了京师,离过年的时间就不远了,这草原上也过年,在草原上叫希恩吉尔赛,就是白节,正月也叫白月,而且过年还有守岁的习惯,而且也要在过年前祭祀灶神,到了初一这一天,要祭敖包。

草原人对过年也极为看重,三娘子并没有把归还墩台远侯之事拖得太久,拖得越久越有变化,三娘子为了尽快归还,再次亲自跑了一趟,而且这过年是绝对回不去了。

“是。”吴百朋算了算日子,的确如此。

万历六年十二月初二,谭纶带着随行的兵部诸多官员,来到了广灵门,这是宣府的北方正门,广灵门的城门之上,是威远楼,而谭纶没有在楼上等待,而是亲自到了广灵门外。

谭纶不是一碰就碎的瓷瓶,这几年解刳院里的大医官们如影随形,甚至狐假虎威,借着陛下的名头,就管两样,是这也管,那也管。

谭纶年轻的时候,短兵的功夫,连戚继光都要礼让三分,在浙江、福建跟倭寇拼过命的人。

谭纶十分能理解这些墩台远侯,很多时候,谭纶的行为非常怪异,在文华殿内,似乎陛下比谭纶自己本身还要重视谭纶的性命。

这是肯定的,谭纶真的不是很惜命,浙江、福建跟倭寇拼命,战场血战抗倭,谭纶从来都认为自己能多活一天,都是赚了一天。

谭纶能够理解墩台远侯,这些夜不收,也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儿,因为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都是赚的。

大丈夫,好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谭纶也认可兴文匽武的部分逻辑,武夫连死都不怕,又能用什么威胁他们?而且过于激进的思维方式,很容易把事情变得更加糟糕,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都是鲜明的例子,暴力失控是人间灾难。

但,大明兴文匽武太过了,在隆庆议和,和俺答汗议和之后,这种兴文匽武的风力,更是蔚然成风,甚至有点两宋重文轻武的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