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九十四章 借工兵团营法一用(3 / 4)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黎牙实的日子过得十分舒坦,他给民报投稿写泰西的一些风土人情,给他赚了不少的润笔费,生活极为惬意,翻译泰西书籍,也让他获得了不少的赏赐,至于回泰西,已经背弃了不婚誓言的他,真的回不去了。

他的确杀人,但他杀人又不是无凭无据,一切都是符合大明律的,他是一个很有底线的人,从来不乱杀人,也不是好杀人,是矛盾激化到了一定程度,不得不杀人解决。

请援不丢人,办不成事儿才丢人。

既然河南地方的乡贤缙绅不肯让朝廷清丈,那就好办了,不清丈了,直接还田。

大明船只也不带女人,主要是体力问题,而沿途的娼妓,解决需求问题。

轮台罪己诏,根本没有一句在罪己,也没有一句说朕错了,折腾了一辈子的汉武帝刘彻,从来没有一分一秒是后悔的。

“没事,凌部堂安心赴任就是。”朱翊钧的笑容里带着自信,已经不是主少国疑了,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没有旧案也能清丈。”凌云翼面色凝重的说道:“第三个问题,就是乡贤缙绅的阻力了,没有册籍和乡贤缙绅,这两个问题,可以一次解决!”

凌云翼是激进派中的激进派,主张用最激烈的手段去解决问题,所以他上这道奏疏,也是在质疑,朝堂上对工兵团营过于谨慎的态度。

不给政策,凌云翼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道爷的新政里,振武的内容不多,所以言官才敢往外跳,为了这一天,朱翊钧从十岁就开始习武,操阅军马每日不辍。

林辅成需要更多的盟友,来击毁假托泰西自由城假想世界的完全自由派,让自由说真正茁壮成长。

当然,士大夫们是不会听凌云翼解释的,连兖州孔府衍圣公都被你斩杀了,你说你有原则有底线,那是没人会相信的。

自由派魁首林辅成是向专制公开挑战的旗手?

他黎牙实才是!

他倒是要看看,到底是嘴硬,还是刀硬!

作为激进派,凌云翼选择听从陛下的命令,毕竟相比之下,陛下比张居正激进一些,但也算是保守派阵营。

这种时空交汇,让王崇古、曾省吾由衷的萌生出了一种复杂情绪,矛盾说是对的,天下之事无不在变,但让人悲从中来的是,特么的变差了!

黎牙实这篇炸裂的羊妓馆的文章,可谓是直接把完全自由派,假借‘自由城’这个圣地宣传主张的谎言拆穿了,黎牙实在羊妓馆之后,用详实的文字,记录了自由之城的肮脏。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起来吧,下次再在杂报上骂朕,朕就施加宫刑,让你看着那两个万国美人干着急。”

“怎么了?”朱翊钧猛地坐直身子,懒散的神情变得严肃了起来,他平静的问道:“出了什么事儿?”

黎牙实这求饶的模样,和那些贱儒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开封府荥阳故城西墙外有一座汉代的炼铁官厂?”朱翊钧看了奏疏的开头愣了下。

“迁藩不会那么顺利的。”凌云翼发出了断言,他俯首说道:“陛下,臣肯请暂留京师三月,待戚帅凯旋回京。”

曾省吾想了想说道:“一共从故汉旧厂中,挖出了十七块铁,其中最大的一块是四万六千斤,看样子,是铁索桥的地锚,在汉时,就有铸造四万六千斤大铁牛地锚的能力了。”

这是林辅成在没有接触到京堂《生产图说》之前没有想明白的一点,当黄公子质问他是否要遵守公序良俗和大明律时,林辅成才意识到自由说的致命缺点,违背了现实规律,是抛开事实、现实不谈。

既没有考虑到生产关系和秩序的必要性,也没有考虑到人以群分,必然产生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等于维护个人利益,维护集体自由就是维护个人自由的基本逻辑。

不把宗藩这座大山从河南地面搬走,凌云翼到了河南,面对这些宗亲,他也没办法处置,他是臣子,无权处置宗亲,只要当地的乡贤缙绅扛起了宗藩这杆大旗,那凌云翼也是投鼠忌器,总不能为了清丈,真的杀宗亲。

而河南是没有洪武旧案的,也就是说没有鱼鳞册。

曾省吾没有蹬鼻子上脸,凌云翼也没有不停的念叨,都是明公,都给对方留点面子,大家都有体面。

汉武帝穷兵黩武了一辈子,搞得天下疲惫,临到老都没有后悔过,文人言必称轮台诏书是罪己诏,是汉武帝改悔了,屁!

杂报想要卖得好,炸裂内容少不了,而黎牙实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对抗一些自由派,泰西不是传闻中的自由,无拘无束,相反,非常符合,大明传统印象里的蛮夷。

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一个高炉就能日产铁2000斤,铸铁脱碳钢,大明铁浑甲就是用的这种技艺。

从不洗澡的海盗、喜欢羊腚的海商、在酒里掺水的酒保、搔首弄姿的娼妓、无穷无尽的奴隶、肮脏无比的街道、臭气熏天的空气、无人问津的尸体、争抢商货的冲突、难以下咽的黑面包、为海盗提供便利的官员、贪婪吝啬的税务官、毫无道德的贵族、混乱淫秽的上层生活,这就是自由城,这就是此时最真实的泰西。

哪怕是京营没有回京,但这两万锐卒,足够了,这样的精锐,李成梁只有三千,就可以称霸一方,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