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明水师阅舰式(3 / 4)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先生为何这般焦虑?”朱翊钧笑着问道。

“见陛下圣安,臣没有焦虑了。”张居正实话实说,陛下是真的惜命!

王崇古面色古怪的说道:“陛下,今早河间府知府张又新和沧州知州焦利国,送来了三个美人。”

天津卫一共三卫,万历三年因为发展,天津左右两卫和天津卫合并一卫,万历六年天津卫设县,隶属于沧州和河间府,而现在随着海贸的逐渐兴盛,天津这个地方人越来越多,在万历十年夏六月,河间府知府、沧州知州联名上奏,要升级天津为州,下辖武清、青县、静海三县。

户部估计,再过几年,天津卫要成为类似于松江府的直隶州府一级的官衙了,这个地方,是大明京师的海上门户。

“送美人过来作甚?”朱翊钧刚坐定,看着王崇古愣愣的问道。

王崇古俯首说道:“给陛下享用。”

“啊?”朱翊钧愣了下,看着群臣,面色变了又变,从迷茫变成了愤怒而后,又变得释然,河间知府和沧州知州,不是羞辱皇帝,而是之前明武宗出巡的时候,就喜欢美人,地方官也摸不准,这送还是不送,就只好送来了。

焦利国是万历二年的进士,上次见皇帝,还是当初在殿试的时候,这已经过去了最少八年时间。

而张又新干脆就没见过皇帝,哪里摸得准皇帝的性格,最终两个人一合计,闹出了这么个笑话,算是体现自己恭顺之心了。

朱翊钧摆了摆手说道:“传旨下去,日后就不必再送美人了。”

天高气爽,老天爷很给面子,晴空万里,朱翊钧的车驾赶到了观礼台时,渤海海面上的雾气正在缓缓消散,观礼台上全都是人,有朝廷的朝官、有晋商、有迁徙入京的富户、还有各大杂报的笔正,以及来自蓟州、密云的参将。

番国使节也单独做了个观礼台,这次番国使节是有座位的,而不是像大宴赐席的时候,只能站在背着人吃饭,朱翊钧已经是中原有史以来,最最最尊重番国使节的皇帝了。

宁远侯李成梁,也带着大队人马,于昨日抵达了天津卫。

暮霭沉沉,海风和朝阳之下,海面上的雾气正在一点点的消散,一艘艘庞然大物,缓缓的出现在了天边,陈璘前日就已经抵达了旅顺口,快船奏闻陛下后,得到了陛下准许使用一切火器的命令。

陈璘着铁浑甲,抱着海军兜鍪,站在观礼台之下,静静的等待着。

旅顺口原名狮子口,洪武四年,马云、叶旺两位将军从蓬莱乘船跨洋抵达了狮子口,因为旅途极为顺利,所以改名为了旅顺口。

自洪武四年起,这里就成了大明的军港,一直沿用到了万历年间,仍然在维护。

李成梁当然要来,大明水师强横,李成梁就更加没有理由做藩镇了。

“快速帆船个头这么大的吗?”朱翊钧的脸从千里镜面前离开,一脸震惊的对着张居正说道。

“长三十三丈,形宽三丈八尺一寸,深为一丈九尺六寸。”张居正笑着说道:“真的很大。”

一百多米长的船,当之无愧的海上巨兽,即便是静静的停在那里,带来的那种压迫感,都让朱翊钧的呼吸都急促了几分,游龙号一马当先,划破了晨雾。

在游龙号的身后,是大明的主力战舰,丁型五桅过洋船,这是改进型专门用于作战使用,五桅过洋船一共有二十艘,这不是大明水师的全部,而是五分之一,因为只有三万水师的水师总兵陈璘的本部,剩余的水师有参将分别镇守于大明五大市舶司。

一百五十艘的三桅夹板舰,紧随其后,再往后就是延展到了天边的四百艘战座船,参加操阅军马的战座船只有这些,一共571艘船,就这样静静的停在海面之上。

(阅舰式)

“大明水师总兵陈璘,参见陛下!陛下威武!大明水师参阅军兵三万三千人,571艘战船已全部准备就绪!”陈璘站在观礼台前,中气十足的喊道,他没有下跪,大明军礼有定,带甲不行全礼。

观礼台距离陈璘只有十步的距离,朱翊钧站了起来,往前走了一步,开口说道:“大明军威武!传朕旨意,扬帆!”

“陛下威武!”陈璘高声喊道,他身后的两名参将,和数名千总转过身去。

“陛下有旨,扬帆!”陈璘站在一列火炮面前,他身后的牙旗开始挥舞,一名旗手手里的朱红色小旗挥舞而下,十八门火炮的药捻被点燃,这是礼炮,主要目的就是以壮声势。

十八门火炮同时响起之后,号角声和鼓声从平缓到急促。

陈璘再次转身大声的喊道:“回禀陛下,水师大阅已开始,臣请命上船!”

“准。”朱翊钧再次挥手。

在船帆逐渐升起的同时,陈璘、参将、千总开始登船,一条条小船,带着军将登船,在军将完成登船之时,船帆完全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