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二十四章 那都是过去倭人做的,和现在倭人无关!(2 / 4)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总是有人在怀疑,长崎总督府是否过分干涉到了倭国的方方面面,但我要说的是,面临海波不平的种种挑战,我们应该携手合作,而不是分道扬镳,长崎总督府的种种决策,也是基于海疆稳定考虑而制定。”

“在海疆稳定的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希望织田信长、倭国各个大名能够积极看待,总督府白银起运回到大明这件事。”

“这是为了稳定海疆,为了更加稳定的海贸安全。”

大明运来了宝钞,长崎总督府和各大大名进行银钞交换,瓜分铸币税,长崎总督府之前并没有将白银运回大明,而是就地储存,甚至投入到了九州岛地方。

织田信雄半抬起头,看着徐渭低声说道:“难道徐总督甘愿一辈子做大明的附庸吗?”

“我,徐渭,胡宗宪幕僚,亲眼看到了那些尸体!看到了大明百姓的垂死挣扎!看到了一个村落接着一个村落满目疮痍,断壁残垣!男人、老人、女人、孩子,死在了灶台前,死在了树下,死在了地窖里,死在了树下!”

长崎的冬天并不是很冷,常年维持在零上4到8°,虽然前些日子,下起了大雪,但是因为洋流的影响,长崎港的港口的薄冰只持续了两日就消融了。

“尊敬的大明天朝上使,运走白银送回大明,这是倭国无法接受的,希望长崎总督府能够停止这个行为。”织田信雄用几乎哀求的语气恳切的说道。

织田信长仍然派了他的老三过来,织田信雄,织田信熊对父亲是极为骄傲的,即便是让他成为了别人家的义子,织田信雄也没有什么不满,他只想做些什么,让父亲能看到自己。

这种想法则是合则两利的传统思想,而且大明皇帝在实践中也没少用,比如泰西的大帆船贸易,比如蒙兀儿国特使沙阿买买提,比如阅舰式番夷使臣都有自己的座位等等。

万士和老是说,倭人根本不懂礼,徐渭表示,万士和说得对。

织田信雄详细的阐述织田信长的条件,简而言之,彼此联手,共抗大明!所有收获,皆归长崎总督府!

织田信雄想要用利益打动徐渭,策反徐渭,只要徐渭带领长崎总督府反出大明,什么都可以谈。

织田信熊一到长崎港的联排大房,就听闻了一个让他胆寒的信息,长崎总督府正在积极准备运送银两回到大明!

织田信雄听闻消息后,背后的冷汗都流了下来。

“哈哈哈!”徐渭和孙克毅又开始笑了起来。

徐渭坐直了身子,看着织田信雄,嗤笑着说道:“大宗伯总是说,倭人有小礼而无大义,照我说,就是与禽兽无异,哪有什么三分人性,十分兽性根深蒂固!”

“大明已经平定了倭患,战国大名时代也在过去,我的父亲,正在布武天下,倭国安定下来,就没有倭患了。”

孙克毅想了想补充说道:“我劝你不要轻举妄动,松江镇水师正在长崎平倭。”

织田信雄的意思是,都过去了,就不要一直咬着不放了,抓着过去的罪孽,活在仇恨之中,只会让仇恨蒙蔽双眼,做出错误的决策。

但是大明一旦将所有的白银运回了大明,在倭国流通的宝钞,就失去了白银这個重要的锚定物,这代表倭国流通宝钞,就是永远无法兑现的,这对倭国所有人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徐渭看着织田信雄,眉头紧皱的说道:“你千方百计的想尽了办法来见我,就是为了说这些吗?我长崎总督府要做什么,难道要得到织田信长的同意吗?”

“你恳求我?我就要答应吗?”

什么叫有小礼而无大义?这就是最典型的案例,织田信雄无法理解徐渭、孙克毅对陛下的忠诚,对大明整体的忠诚,也无法理解徐渭和孙克毅总是活在仇恨之中,明明那些人,那些死掉的穷民苦力里,大部分的人,都和徐渭、孙克毅的关系不大。

什么样的仇恨,值得徐渭、孙克毅等人放弃倭国如此巨大的利益呢?

“唉,在倭国看来,倭船前往大明动辄要几个月的时间,可是长崎到松江府,只有一千六百里水程,大明水师从松江出发,以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抵达长崎,现在只需要十二天,顺风时间会更短。”徐渭摇头说道,他懒得说那些大道理,讲了倭人也不明白,他用事实告诉织田信雄,不用想了,没那个基础。

从北衙到南衙走陆路,快骑日夜兼程也需要十五日的时间,而京营锐卒,从北衙调动到南衙,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而水师从出动到抵达长崎,只要十二天时间,在长崎反出大明,大明真的可以以雷霆之势,彻底碾碎,而后原地再建一个长崎总督府。

“看开点吧。”徐渭站了起来,不再理会跪在地上的织田信雄,径直离去。

离开之后,徐渭立刻停下了脚步说道:“长崎总督府内298万两白银,立刻上船,起运回松江府,立刻马上,请首里侯陈璘派兵护送,防止意外。”

“怎么了?不是说起运一百五十万银吗?”孙克毅面色凝重的说道。

“我怕倭人狗急跳墙。”徐渭面色凝重,不过他很快就释然的说道:“最好狗急跳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