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真实意图(2 / 3)

作品:《好莱坞的亿万富豪

1500万美元的估值,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韩易有信心,TaP旗下的艺人,能够在未来至少创造一亿美元收入!

拉娜-德尔雷和艾丽-古尔丁,从2016年开始算,按照最长的管理合约时限来计算,到2021年,能创造一亿美元的演艺收入吗?

即使作为她们的经理人,本-莫森对此也深表怀疑。

韩易……到底看上什么了?

本-莫森不认为这个能花亿美元买下UTA,刚才在席间还向自己透露要收购Mad Decent 55%股份的华裔富豪,是个目光短浅,看不清形势的麻瓜。

退一万步说,就算他是真的对拉娜-德尔雷或者艾丽-古尔丁情有独钟,非要拿下她们不可……那为什么不直接把一千五百万作为签约金打到她俩的银行账户里呢?

这么一大笔现金,足够两人想方设法地跟自己闹翻解约了。

难道他真是为了杜阿-利帕?

本-莫森自己都还不知道能不能帮杜阿跟华纳搭上线呢,韩易怎么就有如此强烈的信心?

太多反常的迹象在本-莫森的脑海里横冲直撞,让他的太阳穴都跳动得隐隐作痛。百般思索捉不住头绪后,本甩甩脑袋,索性把杂乱的想法清空,专心投入到眼下的谈话中来。

“……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从西汉普斯特德搬到普利什蒂纳一点也不容易。应该说,这是我经历过的最痛苦的事情。”

回过神来的本-莫森,发现韩易和赵宥真正津津有味地听着杜阿-利帕讲述自己成为音乐人之前的起源故事。

“普利什蒂纳怎么样?”韩易举起双手,说道,“原谅我的无知,但那确实是一片我从未涉足过的地区……我指的是整个巴尔干。”

“我只能用一种方式来形容——深入骨髓的无聊。”杜阿-利帕耸耸肩,看样子对于这片从未生养过她的故土没有半点留恋,“没有Tesco、Sainsbury's,更没有Gymkhana。我在那边的时候,他们才刚刚独立,连个像样的购物中心都没有。整座城市下午七点之后,就像死了一样。”

“听起来似乎是一段很煎熬的时光。”赵宥真轻声说道。

“其实也不是……嗯,对我来说,回到科索沃不是什么巨大的文化冲击。我会说阿尔巴尼亚语,而且在那里学到了更多。从学习的角度上来说,普利什蒂纳其实挺好的。而且它比伦敦安全得多,所以我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跟朋友们一起到市中心闲逛……这是11岁的我在英国得不到的自由。”

“但你还是回来了。”韩易往寡淡无味的海鲜蛤蜊汤里加了些盐,一边搅拌,一边接话。

“对,因为我得完成GCSE和A-Level……不管怎么说,我父母认为,英国的教育体系还是要更好一些。而且那个时候我已经15岁了,正是极度渴望自由的时候。”

“我还是很难相信,他们居然能让你一个人回伦敦。”韩易摇摇头,“难以置信……我的意思是,如果在亚洲,这种事情绝不可能发生。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到了大学快毕业的时候,都还要担心父母包办婚姻。”

说到这里,韩易看了一眼赵宥真,被后者用咬牙切齿的犀利眼神顶了回来。

“那个时候我在伦敦有个比我年长很多,正在读研究生的朋友,所以我父母他们会感觉安全一些……这龙虾卷真的很棒!”

待日式蛋黄酱、虾肉与烤制到外壳泛起深棕色的黄油面包在嘴里发酵出甜美的味道,杜阿-利帕才满足地舒了口气,继续说道。

“但后来我发现,朋友确实只能是朋友。她忙着拿到研究生学位,根本没有时间管我,绝大部分时间我必须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所以……伱们应该也能猜到,光靠自觉,是没办法在A-Level的政治、心理学、英语和媒体学四门课上拿高分的。”

“我在华国的时候,其实也是学的A-Level。”光是听到这个名词,韩易就倍感亲切。

“噢,是吗?”杜阿颇有些惊讶地问道,“我以为那只是在英国才有的课程。”

“确实如此,不过在我的高中,有一个叫剑桥班的国际项目。跟英国那边有合作,IGCSE、A-Level、A2都有。”

“剑桥班,听上去就很厉害。”

“对……不过,这班里没有一个人上得了剑桥。”韩易有些好笑地摇摇头,“我已经是成绩最好的那个了。没记错的话,当时应该是拿了六个A,但是我们那边可没有政治、心理学和媒体学这种有趣的课程,只有物理、经济和商业什么的。”

“六个A?天呐,我只能在梦里想想。”杜阿撇撇嘴,“那为什么最后没去英国?”

“天气。”韩易指了指窗外壮丽的海岸线,“伦敦看不到这种天气,所以当时录了LSE也没去。”